yú jù shī 。 zhào
渔具诗。罩
dà gǔ gāng mù fán kōng jiāng bō làng hēi |
大罟纲目繁 空江波浪黑 |
shěn shěn dào bō dǐ qià gòng bō tóng sè |
沈沈到波底 恰共波同色 |
qiān shí wàn qí rù yǐ yǒu qiān jūn lì |
牵时万鬐入 已有千钧力 |
shàng huǐ bù héng liú kǒng tā rén gèng dé |
尚悔不横流 恐他人更得 |
《渔具诗。罩》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渔具诗·罩》描绘了一幅充满深海探索与捕鱼技艺的壮丽画面,以下逐段解释其诗意:
### 大罟纲目繁, 空江波浪黑,
这句描述的是捕鱼工具——大型渔网的布局和使用场景。"大罟"指的是大型的渔网,而"纲目繁"说明了这张网结构复杂,网目密集,以便能够捕获更多不同尺寸的鱼类。"空江波浪黑"则描绘了海面的景象,广阔而深邃,波涛汹涌,暗喻海洋的深不可测和渔夫们面对自然挑战的勇气与智慧。
### 沈沈到波底, 恰共波同色,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渔网下到海底的状态。"沈沈"形容水深的样子,"到波底"说明渔网已经深深潜入海底,与深海的黑暗融为一体,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恰共波同色"表现了海与网在视觉上几乎无差别的景象,强调了海洋环境的神秘与渔网设计的巧妙,使其能够隐形于海洋之中,增加捕鱼成功率。
### 牵时万鬐入, 已有千钧力,
"牵时万鬐入"形象地描绘了当渔夫拉动渔网时,成千上万条鱼被网住,它们的集结和挣扎形成了巨大的力量。"千钧力"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这种力量之大,不仅展现了渔网捕鱼效率的惊人,也体现了渔民在捕鱼过程中的技巧和力量。
### 尚悔不横流, 恐他人更得,
最后两句表达了渔夫的思绪与担忧。"尚悔不横流"意味着如果当时没有采取某种策略(可能是横流,即在水上或水下横拉渔网以覆盖更宽广的水域),可能会错失更多的收获。"恐他人更得"则表达了对竞争对手可能夺走自己劳动成果的担忧,反映了渔民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和保护意识。这一方面展示了渔民对渔获的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和丰富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古代渔民高超的捕鱼技艺和对海洋环境的深刻理解,还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劳动成果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是一幅融合了艺术美感和生活智慧的生动画卷。
《渔具诗。罩》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这首《渔具诗。罩》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渔具描述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捕鱼工具——渔罩在捕鱼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这首诗不仅赞颂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捕鱼者的智慧,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首先,诗的开篇用“大罟纲目繁,空江波浪黑”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江面景象,波浪翻滚,江面一片漆黑,暗示着捕鱼的艰难与挑战。接着,“沈沈到波底,恰共波同色”两句,描绘了渔罩下潜到江底的景象,它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难以被察觉,突出了渔罩的隐蔽性和高效性。
“牵时万鬐入,已有千钧力”进一步描述了捕鱼过程的激烈与壮阔。当渔罩被拉起时,成千上万的鱼儿被捕捉,力量之大足以体现渔罩的强大捕捞能力。最后一句“尚悔不横流,恐他人更得”则表达了捕鱼者在收获之后的感慨与担忧,担心如果放任水流,其他捕鱼者可能会得到鱼,流露出对资源的珍惜和竞争的意识。
整体而言,陆龟蒙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捕鱼过程中的技术与情感,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互动,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利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