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ú jù shī 。 zhǒng yú

渔具诗。种鱼

作者:陆龟蒙 
zhǎn mù zhì shuǐ zhōng     zhī tiáo hù xiāng bì
斩木置水中   枝条互相蔽
hán yú suì jiā cǐ     zì yǐ wéi shēng jì
寒鱼遂家此   自以为生计
chūn bīng hū róng yě     jǐn qǔ wú yí yì
春冰忽融冶   尽取无遗裔
suǒ tuō chéng huò jī     lín chuān yī níng dì
所托成祸机   临川一凝睇

《渔具诗。种鱼》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这首《渔具诗》是通过借渔具、渔法表达了一种隐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斩木置水中,枝条互相蔽,寒鱼遂家此,自以为生计,春冰忽融冶,尽取无遗裔,所托成祸机,临川一凝睇**

- **斩木置水中,枝条互相蔽:** 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在水中设置障碍物(可能是用木头、枝条等)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阻挡或困住鱼,让它们无处可逃。这种方法在古代的捕鱼方式中常见。
- **寒鱼遂家此,自以为生计:** 这是诗人对鱼的描述,意味着被布置的障碍物吸引了鱼类前来栖息,它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些障碍将带来生存的威胁。这里的“生计”暗示了它们自然的生存方式。
- **春冰忽融冶,尽取无遗裔:** 当季节变换,春天到来,冰层融化,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变化,所有的鱼都被捕鱼者捕获一空。这里的“冶”(融化)体现了季节变化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而“无遗裔”强调了捕捉的彻底性。
- **所托成祸机,临川一凝睇:** 这句话点明了问题的根源,即看似无意的安排(如设置障碍物)实际上成了鱼类的灾难。最后的“临川一凝睇”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感慨与深思,可能是对自然秩序、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影响的担忧与反思。

综上,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古老的捕鱼方法及其对鱼的直接后果,隐喻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以及自然秩序的脆弱性和人类行为的深远后果。陆龟蒙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忧思,呼吁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应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态平衡。

《渔具诗。种鱼》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渔具诗。种鱼》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描述人们在水中种植鱼类的活动,以及鱼类的生存与毁灭,象征性地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全诗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反映出作者对于个体与环境、人为干预与自然秩序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

首句“斩木置水中,枝条互相蔽”描绘了人们在水中种植鱼苗的过程,用“斩木置水”象征了人为的干预与改变,而“枝条互相蔽”则形象地展现了鱼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暗示了环境对生物生存的直接影响。

“寒鱼遂家此,自以为生计”描述了鱼类在人为创造的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自我适应与生存的本能,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适应。

“春冰忽融冶,尽取无遗裔”则以春天冰融的景象,比喻社会环境或自然条件的剧变,其中“尽取无遗裔”形象地描绘了在环境巨变下,生物或社会群体可能面临被彻底改变甚至消失的命运。

“所托成祸机,临川一凝睇”则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即所依赖的环境或条件可能会成为祸害的根源。在这里,作者通过“一凝睇”的动作,强调了人们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应保持警惕,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生物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种鱼这一具体情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环境变化对生物乃至人类社会影响的忧思。它提醒人们,在追求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应更加关注与尊重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避免过度的人为干预导致的生态失衡。

陆龟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