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èng hé xí měi tiān yú jù wǔ piān 。 suō yī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

作者:陆龟蒙 
jiǎn dé bái yún gēn     qiū cháo wèi céng méi
拣得白云根   秋潮未曾没
pō zhì zuò áo bèi     sǎn màn chuí lóng fā
坡阤坐鳌背   散漫垂龙发
chí gān cóng yǎn wù     zhì jiǔ fù dài yuè
持竿从掩雾   置酒复待月
jí cǐ fàng shén qíng     hé láo shì wú yuè
即此放神情   何劳适吴越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这首诗《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描绘了一幅渔人穿着蓑衣、手持钓竿,坐于礁石之上垂钓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自由闲适的追求。

### 逐段解释:

1. **拣得白云根,秋潮未曾没:** 这句描绘了选取蓑衣的原料——白云根,它的质地坚固,即使是在秋潮频繁涨落的情况下,也不会被淹没,暗示蓑衣的耐用和坚韧。

2. **坡阤坐鳌背,散漫垂龙发:** 这里用“鳌背”和“龙发”作为隐喻,意指渔人坐在礁石上,蓑衣随风飘散,宛如龙的发丝在风中散开,形象地描绘了渔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蓑衣的动态美感。

3. **持竿从掩雾,置酒复待月:** 描述了渔人手持钓竿,不畏晨雾,耐心等待,即使是在夜晚也要品尝美酒,赏月垂钓。这表现出渔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享受,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由与从容。

4. **即此放神情,何劳适吴越:**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渔人就可以自由地抒发情感,心灵得到了释放和满足,完全不需要去追求世俗的“适吴越”,即游历江南的繁华与名胜,展现出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利的超脱。

这首诗通过蓑衣这一主题,不仅描绘了渔人的生活场景,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审美情趣和心灵状态。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这首诗《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以“蓑衣”为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渔夫生活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蓑衣与自然、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1. **拣得白云根,秋潮未曾没**:开篇以“拣得”形容挑选之意,巧妙地将蓑衣与“白云根”相联系,赋予蓑衣以云的轻盈、纯净之感。同时,“秋潮未曾没”既是对蓑衣材质防水性能的赞叹,也是对自然景色永恒不变的赞美。

2. **坡阤坐鳌背,散漫垂龙发**: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蓑衣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以“坡阤”形容地形起伏,意在表现渔夫在山峦起伏中享受自然的宁静与乐趣;“坐鳌背”暗示渔夫坐在蓑衣之上,如同在大地上悠然自得,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散漫垂龙发”则是以“龙发”喻指长发,似乎蓑衣随风飘动,如同龙的发丝在空中散落,营造出一种自由、洒脱的氛围。

3. **持竿从掩雾,置酒复待月**:这两句描绘了渔夫的生活场景。在晨雾弥漫时持竿垂钓,既体现了渔夫的勤劳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置酒待月则展现了他们在月夜享受自然、饮酒作乐的闲适生活。这一场景不仅凸显了渔夫生活的自在与惬意,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4. **即此放神情,何劳适吴越**: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放纵心情的愿望。在诗人看来,只要沉浸在这样的自然美景和渔夫生活中,就已经是心灵的极致享受,无须特意去追求远方的吴越之地的繁华。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崇尚,以及对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一种逃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不仅赞美了蓑衣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陆龟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