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īng yǐn jūn gē
丁隐君歌
jiāng nán chūn hàn yú wú zé suì yàn wèi céng xīng dǐng gé |
江南春旱鱼无泽 岁晏未曾腥鼎鬲 |
jīn cháo yǒu kè mài lú fáng shǒu tí jiàn wǒ cháng yú chǐ |
今朝有客卖鲈鲂 手提见我长于尺 |
hū ér chōng qǔ hóng lián mǐ qīng zhòng xiāng dāng jiā shí bèi |
呼儿舂取红莲米 轻重相当加十倍 |
qiě zuò wú gēng zhù zǎo cān bǎo wò qíng yán pù hán bèi |
且作吴羹助早餐 饱卧晴檐曝寒背 |
héng gē fù yǔ zhèng fēn fēn zhǐ yòng xiāo xióng bù yòng wén |
横戈负羽正纷纷 只用骁雄不用文 |
zhēng rú xiǎo xī ōu yín yàng hǎo bàn cāng zhōu bái niǎo qún |
争如晓夕讴吟样 好伴沧洲白鸟群 |
《丁隐君歌》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丁隐君歌》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包含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我们逐段解释其意思:
1. **江南春旱鱼无泽,岁晏未曾腥鼎鬲**:开篇描绘江南春天因干旱导致鱼类无水生存,一年四季(岁晏)的锅碗瓢盆里未曾有过鱼腥味,暗示隐士生活的淡泊与自足。
2. **今朝有客卖鲈鲂,手提见我长于尺**:一日,有客人带来鲈鱼和鲂鱼(鲈鲂),鱼的长度超过了一尺,展示出意外的馈赠和生活中的小惊喜。
3. **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主人招呼孩子将红莲米捣碎,用于烹饪,食材的量是普通份量的十倍,体现了对客人的热情招待和对生活的慷慨。
4. **且作吴羹助早餐,饱卧晴檐曝寒背**:将准备好的红莲米用来做吴地的特色汤羹,作为早餐,主人愿意让客人享用之后,舒适地在阳光充足的檐下卧着,温暖背脊,享受自然的恩赐。
5. **横戈负羽正纷纷,只用骁雄不用文**:外面世事纷扰,战争不断,但隐士只欣赏勇猛无畏的将领(骁雄),而不去关注文人墨客的风雅,可能暗示对现实世界纷争的淡然态度。
6. **争如晓夕讴吟样,好伴沧洲白鸟群**:比起外界的争斗,宁愿过着像清晨与傍晚间吟唱诗歌的生活,与广阔的江洲上白鸟为伴,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士生活的闲适与外界的纷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争斗的疏离。陆龟蒙以诗笔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食物、自然、社会等元素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精神追求。
《丁隐君歌》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丁隐君歌》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隐士的心态,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
1. **开篇描绘的景象**:“江南春旱鱼无泽, 岁晏未曾腥鼎鬲”描绘了江南地区春旱的景象,池塘干涸,鱼儿无处可寻,使得煮食不再有腥味,暗示着一种生活的困乏和不便。这为下文隐居生活的清贫与简朴埋下伏笔。
2. **客人带来鲈鱼**:“今朝有客卖鲈鲂, 手提见我长于尺” 描述了一个意外的访客带来新鲜的鲈鱼,这一行为不仅解决了食物短缺的问题,也带来了惊喜和生活的温暖。鲈鱼在古代诗歌中常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雅致,这里的鲈鱼成为了隐逸生活的一抹亮色。
3. **制作食物的过程**:“呼儿舂取红莲米, 轻重相当加十倍” 表现了隐居生活的简朴,使用当地常见的红莲米制作食物,这里体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加十倍的食材暗示了对生活的小确幸,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倍感珍惜。
4. **享受早餐**:“且作吴羹助早餐, 饱卧晴檐曝寒背” 描述了制作的简单食物——吴羹(可能是指一种当地的食物)被用来佐餐,之后,饱餐后的隐士选择在阳光明媚的屋檐下小憩,享受温暖的背阳,这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追求物质奢华的简朴生活方式。
5. **结尾的反思**:“横戈负羽正纷纷, 只用骁雄不用文, 争如晓夕讴吟样, 好伴沧洲白鸟群” 这部分通过对比现实世界(如战场的纷乱和需要的“骁雄”)与理想中的隐居生活(“晓夕讴吟”——早晚吟诵诗歌),强调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与“白鸟群”相伴,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自然与和谐,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陆龟蒙的《丁隐君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对简单、纯朴生活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情景,更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