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ēng gē

赓歌

作者:陆龟蒙 
yī qiū zhī mù     qí qī shēn yě wū
一丘之木   其栖深也屋
wú róng bù rǔ ; yī xī zhī shí     qí jū píng yě xí
吾容不辱;一溪之石   其居平也席
wú láo yǐ xī ; yī dòu zhī quán     qí yīn qīng yě xián
吾劳以息;一窦之泉   其音清也弦
wú fāng zài xuán     dé hū rén
吾方在悬   得乎人
dé hū tiān     wú bù zhī suǒ yǐ rán ér rán
得乎天   吾不知所以然而然

《赓歌》古诗词释义:

这首陆龟蒙的《赓歌》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的哲理。下面逐段解释:

1."一丘之木,其栖深也屋,吾容不辱;" 这句意指如同一丘之上的树木,其枝繁叶茂,为鸟儿提供了栖息之所。而作为旁观者或欣赏者,不因自然界中的事物存在,而自我贬低或受辱。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美好不会让我们感到羞愧或自卑,而是应该感到自豪与敬畏。

2."一溪之石,其居平也席,吾劳以息;" 这句描述的是溪边的石头,静静地躺在平缓的水面,仿佛是大地的席子,为劳作的人提供了一处歇息之地。这里借物喻人,自然界的平和与静谧可以让人在繁忙与劳碌之后得到心灵的慰藉和休息。

3."一窦之泉,其音清也弦,吾方在悬,得乎人,得乎天,吾不知所以然而然"。"窦"指洞穴或水洞,此句中用来形容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如同被拉紧的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吾方在悬"意为仿佛在聆听这自然之音,与人世间的喧嚣隔绝,与天籁之音相融。"得乎人,得乎天"表明作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共鸣,感到自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验者,也是自然之美的获得者。"吾不知所以然而然"则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感受的难以言说和一种自然而然的、超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微小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强调了在忙碌与纷扰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重要性。

《赓歌》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赓歌》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一丘之木**:作者将一丘之木比作深屋,这象征着自然界的栖息之所,既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之中的位置——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这里的“吾容不辱”则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即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要尊重并保护自然。

2. **一溪之石**:溪流中的石头被比作席子,形象地描绘了溪流平缓流淌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的静态与动态之美。通过“吾劳以息”,作者表达了人在自然中获得休息和放松的意义,暗示了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自然界的宁静和平衡对于身心健康的不可或缺。

3. **一窦之泉**:泉水被喻为弦,不仅因为其流淌的声音如同音乐之弦,也暗示了其纯净、流动、不断更新的特性。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中蕴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深刻理解。而“得乎人,得乎天,吾不知所以然而然”,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类、自然与宇宙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自然性和普遍性,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与互动。

整体而言,陆龟蒙的《赓歌》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也是对和谐共生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一丘之木”“一溪之石”“一窦之泉”的描绘,作者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理,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生活智慧的哲学思考。

陆龟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