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ě jǐng
野井
dōng qù cāng míng bǎi lǐ yú yán jiāng cháo xìn dào wú lú |
东去沧溟百里馀 沿江潮信到吾庐 |
jiù zhōng jiā zài péng shān xià yī rì kān píng liǎng jì shū |
就中家在蓬山下 一日堪凭两寄书 |
《野井》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野井》这首诗意象深远,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远方的向往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与世隔绝、追求宁静的个人理想。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第一句:“东去沧溟百里馀,沿江潮信到吾庐。”**
这一句描述了诗人的住所与大海之间的距离——东边大约有一百多里(“百里馀”表示多于一百里)。而“沿江潮信到吾庐”则意味着从江边传来的潮汐声能够抵达他的居所,暗示了他所处环境的宁静与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就中家在蓬山下,一日堪凭两寄书。”**
“就中”在这里意为“其中”,“蓬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山,常被用来象征远方或仙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家就位于像蓬山一样的远方。尽管与世隔绝,但他一天之内就可以寄出两封信,表明尽管与外界相隔,但依然能够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传递信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宁静生活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尽管身处偏远,但心灵却可以自由地跨越时空与外界保持联系的理想状态。陆龟蒙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个人境界。
《野井》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这首诗《野井》描绘了他对于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以及通过江潮传递书信的想象,充满了浓厚的古典文人情怀和对自然、远方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首的广阔意境**:“东去沧溟百里馀,沿江潮信到吾庐。” 开篇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陆龟蒙的居所与远方家园之间的距离。用“百里馀”来形容距离,既显现了地理上的遥远,也暗示了情感上的距离。通过“沧溟”(大海)这一意象,不仅营造出辽阔的自然景观,也暗喻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远方家园的不可触及。
2. **内心的渴望与寄托**:“就中家在蓬山下,一日堪凭两寄书。” 这句诗直白地表达了陆龟蒙对家的思念以及通过书信与远方家人保持联系的愿望。他想象着家就在遥远的蓬莱山下,而“一日堪凭两寄书”则展现了他对书信作为沟通媒介的极大依赖和期盼,即便只有一天的时间,也能通过书信与家人交流,寄托自己的情感。
3. **情感的细腻表达**:整首诗通过描绘遥远的距离和对家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从宏观的地理距离到微观的情感交流,陆龟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使得这首诗既有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情感。
4. **古典文人的情怀**:陆龟蒙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这首《野井》体现了古典文人对于远方、家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书信作为维系情感纽带的重视。这种情怀不仅在唐代文人中常见,也深深触动了后世读者的心弦。
综上所述,陆龟蒙的《野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他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书信这一传统沟通方式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一次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古代文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追求中对家园的深切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