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xí měi mù lán yuàn cì yùn
和袭美木兰院次韵
gù guó chéng huāng dé wèi huāng nián nián jiāo diàn shī zhōng táng |
故国城荒德未荒 年年椒奠湿中堂 |
ěr lái fù zǐ zhēng tiān xià bù xìn rén jiān yǒu ràng wáng |
迩来父子争天下 不信人间有让王 |
《和袭美木兰院次韵》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和袭美木兰院次韵》由陆龟蒙所作,是他对木兰院的一次创作回应。这首诗的每个句子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故国城荒德未荒, 年年椒奠湿中堂**:
- **故国城荒**:指的是过去曾经繁荣的国家或城市如今已经荒废,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
- **德未荒**:在荒废的城池中,人们依然铭记并尊重其道德价值,这里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珍视,即便在物质和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
- **年年椒奠湿中堂**:每年人们都会在木兰院中献上椒酒(一种传统祭品),祭奠先人,这里的“中堂”可能是木兰院中的一个重要的祭拜场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持续的传统习俗,即对先人的纪念和尊敬从未停止。
2. **迩来父子争天下, 不信人间有让王**:
- **迩来父子争天下**:近来,父子之间在争夺权力和地位,暗喻现实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处不在。
- **不信人间有让王**:这句话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质疑或批评,即在权力斗争中很少有人愿意放弃权力,放弃自己的利益。这里的“让王”可能象征着有远见、愿意牺牲个人利益以谋求大局和谐的领导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城荒”与“德未荒”以及“父子争天下”与“让王”的理念,探讨了道德与权力、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和谐,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世界中权力斗争的反思。
《和袭美木兰院次韵》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这首《和袭美木兰院次韵》以简洁而深沉的笔触,展示了对于历史、人性、权力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全诗虽短,却蕴含丰富,通过几种元素的对比与冲突,描绘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场景。
首句“故国城荒德未荒”表达了对历史遗迹虽已衰败,但先人之德仍存的感慨。这里,“故国城荒”与“德未荒”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道德与物质、历史的不完全同步性,道德精神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衰败。
“年年椒奠湿中堂”则具体描述了人们对于先贤的追思与祭祀。通过“椒奠”这一古代祭祀仪式的细节,作者突出了对于道德与精神传承的重视。椒,常用于祭祀,象征着敬意和缅怀。中堂,家庭的中心,寓意着道德与文化的传承地。
“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则是对权力斗争的深刻揭示。这句话中,“父子争天下”形象地描绘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强调了人性中的争强好胜。而“不信人间有让王”则表现出对于这种无情争斗的批判,以及对理想中“让王”现象的向往——即指谦逊、放弃权力、追求和平与共享的领袖。
整首诗通过历史遗迹、祭祀仪式、权力斗争等元素的串联,探讨了道德与权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既赞美了先贤的道德光辉,也批判了现实中的权力斗争,呼唤着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高尚与和谐共存的理想社会。陆龟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社会关怀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