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í měi chū zhí sōng guì ǒu tí

袭美初植松桂偶题

作者:陆龟蒙 
xì jiǎng qīng huá xià bái píng     gù chéng huā xiè lǜ yīn xīn
细桨轻撶下白苹   故城花谢绿阴新
qǐ wú jīn rì táo míng shì     shì wèn nán táng zhe xiè rén
岂无今日逃名士   试问南塘着屟人

《袭美初植松桂偶题》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袭美初植松桂偶题》这首诗,意蕴丰富,通过描绘春天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逃避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意思:

第一句“细桨轻撶下白苹”:这句话描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细小的桨轻轻地划动,在水面荡起层层波纹,白色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这里的“细桨”与“白苹”不仅描绘了景物的细节,也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预示着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故城花谢绿阴新”:这里提到“故城”,暗示诗人对过往事物的回忆。花已凋谢,说明季节已从春天转向了夏天,或是由某特定季节转入。而“绿阴新”则代表了新生命的成长和希望。通过“花谢”与“绿阴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旧事物消逝的感慨,同时也对新生事物的欢迎和期待。

第三句“岂无今日逃名士”:这句话借用“逃名士”这一典故,表达了对于逃避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人的感慨。在陆龟蒙的诗中,这不仅仅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对那些渴望逃离尘世束缚、追求精神自由之人的向往。这里的“岂无”一词,带有疑问与肯定双重意味,既有对当今社会中是否还有这样的人物的疑问,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肯定与向往。

第四句“试问南塘着屟人”:最后一句的“南塘”代表了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是指诗人的家乡或某个心向往之的宁静之地。而“着屟人”在这里指的是穿着木屐在水边漫步的人,象征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个问题,邀请或暗示着我们去寻找那位在南塘悠闲漫步、穿着木屐的人,既是对于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是对于现实世界中人们应当追求内心自由、远离喧嚣的一种呼吁。

综上所述,陆龟蒙的这首《袭美初植松桂偶题》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迁,还蕴含了对历史、对当下、对未来的深邃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袭美初植松桂偶题》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这首诗《袭美初植松桂偶题》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自然意象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隐逸与理想追求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读
标题中的“袭美”是陆龟蒙的好友,此诗似乎是为友人新植松桂的行为而作,诗中寄寓了对友人行动的感慨和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探索。

### 诗的结构与内容

1. **开篇描绘**:“细桨轻撶下白苹, 故城花谢绿阴新”。开篇通过“细桨”与“白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同时,“故城花谢”与“绿阴新”形成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也可能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2. **中段引出**:“岂无今日逃名士,试问南塘着屟人”。这一段诗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对“逃名士”的思考。这里的“逃名士”可能象征那些追求内心平静、远离世俗纷扰的人。作者通过这样的提问,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与理想冲突的思考。

3. **结句深化**:“试问南塘着屟人”作为全诗的收束,既是对上文提问的回应,也深化了主题。这里的“南塘着屟人”可能是指那位在南塘边上穿着木屐的隐士,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 总体风格与主题

这首诗风格清新脱俗,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鸣。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隐逸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陆龟蒙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对比的手法,如“花谢绿阴新”的对比、对“逃名士”的向往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深度与复杂性,是一首富含哲理意味的佳作。

陆龟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