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tí tiān tāi guó qīng sì qí liáng tǐ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作者:陆龟蒙 
bì gān wēi lù yuè líng lóng     xiè bào shāng xīn dú jiào fēng
碧竿微露月玲珑   谢豹伤心独叫风
gāo chù yǐ yīng wén dī xuè     shān liú yī yè jǐ zhī hóng
高处已应闻滴血   山榴一夜几枝红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古诗词释义:

这首陆龟蒙的《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天台国清寺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以下是逐段解释:

1. **碧竿微露月玲珑**:碧绿的竹竿轻轻露出月光,月光透过竹竿的缝隙,显得格外明亮而精致。这里运用了“微露”二字,突出了月光的柔和与竹竿的高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2. **谢豹伤心独叫风**:谢豹,可能指的是古代诗文中常常出现的动物,此处用以象征孤独与哀愁。在这静谧的夜晚,孤独的谢豹独自对着风发出哀鸣,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哀愁的深刻感受。

3. **高处已应闻滴血**:这一句直译可能不太准确,"滴血"在此可能并非字面意义的血液滴落,而是形容高处的声音细微得几乎能听到每一个音节或每一次振动,如同血液在血管中缓缓流动的声音。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声音的细微与高处的空旷,以及声音在空气中传来的震撼。

4. **山榴一夜几枝红**:山榴,即山茶花,象征着坚韧和美丽。一夜之间,山茶花绽放,展现其艳丽的红色。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瞬间,也隐含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天台国清寺夜晚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同时表达了对生命、孤独、哀愁以及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这首《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凄清、幽雅之景,充满了深邃的禅意和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碧竿微露月玲珑”描绘了一幅月色朦胧、竹竿若隐若现的幽静画面。这里的“碧竿”暗示着竹林的清幽与静谧,“月玲珑”则刻画了月光透过竹叶,斑驳陆离的美态,暗示时间的静止与环境的纯净,为整首诗奠定了幽深、宁静的基调。

第二句“谢豹伤心独叫风”运用了典故,谢豹即唐代诗人李华《春日同刘师服李侍御过故谢希逸宅》诗中的“谢豹”形象,这里借用了谢豹“独叫”而“伤心”的情态,赋予自然界的声音以情感,暗示了寺中静寂,只有风与动物的啼声才能打破这份寂静,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哀婉而深沉的氛围。

第三句“高处已应闻滴血”则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与寂静的主题。这里“滴血”不仅指自然界的滴水声,更可能隐喻了某种生命的力量,或是内心的激荡,通过“滴血”这个形象,诗人将情感推向了高潮,暗示了在山中静谧的环境下,即便是一滴水珠落下,也能触动心灵的共鸣。

最后一句“山榴一夜几枝红”则以山榴花的绽放,给整幅画面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的转折。山榴一夜之间绽放的几枝红花,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颂,也是对世间美好事物存在的肯定,与前文的哀愁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敬仰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拟人和对比手法,将自然之美、禅意之深与诗人情感的细腻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审美境界和人生哲学。

陆龟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