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ián yín

闲吟

作者:陆龟蒙 
jiǔ liú sān zàng yī shí qīng     wàn zhóu guāng líng bó xiè shēng
九流三藏一时倾   万轴光凌渤澥声
cóng cǐ yí biān dōng qù hòu     què yīng huāng wài yǒu zhū shēng
从此遗编东去后   却应荒外有诸生

《闲吟》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闲吟》这首诗含义深刻,涉及历史、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我们可以逐句解析:

1. **九流三藏一时倾**:这句话意指各种学说、知识体系在某一时刻汇集、展现。"九流"指的是先秦时期的九大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代表了不同的思想和知识领域;"三藏"则特指佛教的经典,包括律藏、经藏、论藏,代表了佛教的教义和智慧。因此,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知识与智慧全面展现的场景。

2. **万轴光凌渤澥声**:这里使用了形象的比喻。"万轴"指的是大量的书籍、文献,"凌"是超越的意思,"渤澥"是古代指东海。整句话意味着无数的知识之光超越了东海的波涛之声,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无限和深邃。

3. **从此遗编东去后**:"遗编"指的是遗留的书籍、经典。这句话在说,从那些遗留的书籍、经典被东去后,意味着它们被遗忘或者流传不广。在诗歌中,这可能象征着知识传承的中断或者不充分。

4. **却应荒外有诸生**:"却应"表示推测或预期,"荒外"指的是遥远、偏僻的地方,"诸生"则指学生或求知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设想,即即便在遥远的荒外之地,也可能还有求知若渴的学生存在,期待着知识和智慧的传承。

综上所述,这首《闲吟》通过描绘知识的汇集、光华与声音的超越、知识的传承中断与期待,探讨了知识的广泛性、深度以及它在社会中的传播与留存。诗中充满了对知识渴望与传承的深沉思考,反映了作者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社会的向往。

《闲吟》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这首《闲吟》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思辨与文人情怀,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文化传承与道德理想的独特见解。以下是逐句赏析:

1. **九流三藏一时倾**:此处"九流"指的是儒家、道家、法家等九个主要思想流派;"三藏"则指佛教的经典分类,即经、律、论。"一时倾"则表示在某一个时间点,所有的这些经典知识被集中地展示或被重视。此句表达了对丰富、多元的知识体系的赞叹和崇敬。

2. **万轴光凌渤澥声**:“万轴”指大量的书籍或经典作品,“渤澥声”形容海浪的澎湃之声。此句用比喻手法,将大量的书籍之光比作超越海浪的壮观声响,形象地描绘了知识的浩瀚与深远,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影响和力量。

3. **从此遗编东去后**:“遗编”指的是已经流传、保存下来的书籍、文献等。“东去”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知识传承的脉络。此句暗示从某一个时间节点(可能指某种知识或文化的高峰)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知识或文化作品被后人继承和继续发扬。

4. **却应荒外有诸生**:“却应”表示作者的推测或期望,“荒外”可能指的是偏远、不为人知的地方,也可能暗指人心、道德领域的“荒野”。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与文化不仅局限于显赫之地,也应该被偏远或“荒野”中的人们所掌握和传承的愿景,体现了对知识普及和道德教化的深刻关切。

整体上,这首《闲吟》体现了陆龟蒙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对文化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知识传承和道德理想在更广泛社会范围内的普及与实践的热切期待。通过诗意化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知识与文化力量的深刻理解与信念。

陆龟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