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iāng nán èr shǒu

江南二首

作者:陆龟蒙 
gǔ dié yān mái gōng jǐng shù     chén zhǔ wú jī duò quán chù
古堞烟埋宫井树   陈主吴姬堕泉处
shùn méi cāng wú wàn lǐ yún     què bù wén jiāng èr fēi qù
舜没苍梧万里云   却不闻将二妃去

《江南二首》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江南二首》是一组描绘历史与自然景观的古典诗歌。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逐段解释:

### 第一首

**古堞烟埋宫井树, 陈主吴姬堕泉处**

古堞:古城墙的残迹。宫井树:宫殿中井边的树木。陈主吴姬堕泉处:指的是陈后主(陈叔宝)和妃嫔们自杀后的深井所在之处。这里用“烟埋”形容历史的痕迹被时间淹没,暗示了这些事件已被历史的烟尘所覆盖,难以寻觅。

**舜没苍梧万里云, 却不闻将二妃去**

舜没苍梧万里云:指古代传说中的大舜帝去世于苍梧山的云雾之中。这里借用了舜帝与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象征着历史人物的命运悲凉。却不闻将二妃去:表示虽然舜帝去世,但并没有人听到二妃离开的消息,隐含着对历史的沉默和遗忘。

### 第二首

对于第二首《江南二首》的诗文,文中原诗并未明确给出,可能存在误解或文本不全的情况。依据题名“江南二首”判断,第二首很可能继续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故事。如果要理解完整的诗意,需要完整呈现或引用原文。从第一首的意境来看,第二首可能会延续对江南历史与自然的感怀,以更细腻的笔触描绘具体的江南景致或历史事件,表达作者对于过往的追思与感慨。由于缺少具体文本,难以提供详细的逐段解释。

《江南二首》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江南二首》是一组以南朝和古江南为背景的历史抒情诗,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对古人故事的追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颂扬。这两首诗,虽然形式上独立,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共同构建了一幅历史与自然相交融的画面。

**第一首诗**:“古堞烟埋宫井树, 陈主吴姬堕泉处, 舜没苍梧万里云, 却不闻将二妃去。”

首句“古堞烟埋宫井树”,用“古堞”(古城墙)与“烟”构成一幅荒凉衰败的景象,暗示历史的流逝与文明的消逝。城墙上的烽火台在烟雾中显得模糊,仿佛历史的痕迹已被时光抹去。接着,“宫井树”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座荒废的宫殿,其旁的树木在烟雾中生长,岁月的更迭在这里留下痕迹,但依然生机勃勃。这样的场景,既是一种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也是一种对自然生命力的颂扬。

“陈主吴姬堕泉处”,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人物和事件,这里的“陈主吴姬”指的是南朝陈国的末代皇帝陈叔宝(陈后主)和他宠爱的妃子吴姬。陈后主荒淫无度,导致国家灭亡,其悲剧的结局在这里得到了暗示——“堕泉处”意味着他们的结局是悲剧的、悲惨的,如同泉水一样深沉而不可逆。这一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沉痛评价,也是对整个南朝王朝衰亡的感慨。

“舜没苍梧万里云”,则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个历史人物——舜帝。舜帝是一位传说中的圣君,他与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处“苍梧万里云”描绘了舜帝与二妃之间的广阔距离和时间跨度,反映了历史的辽阔与遥远,同时也暗喻了历史的不可逆性和人物命运的无常。

“却不闻将二妃去”,则以一种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无奈与哀思。这句话意味着,在历史长河中,尽管陈后主和他的吴姬有着深重的悲剧,而舜帝与二妃的故事也同样充满了离合悲欢,但这些故事往往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人们往往只能听到历史的表面,却难以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深意和情感的波澜。

**第二首诗**(略):

由于原文只提供了一首完整的诗,无法给出详细的赏析。但是根据《江南二首》整体风格和主题来看,第二首诗可能同样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元素,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历史人物、事件的串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自然永恒的思考,以及对人性、命运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陆龟蒙的《江南二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历史情感,构建了一个既宏伟又细腻的历史诗篇,让读者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生命的无常。

陆龟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