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èng lǎo sēng èr shǒu

赠老僧二首

作者:陆龟蒙 
bàn bō fēng yǔ bàn bō qíng     yú qū piāo qiū yě diào qīng
半波风雨半波晴   渔曲飘秋野调清
gè yàng lián chuán dòu cūn qù     lì yán suō mèi yǒu cán shēng
各样莲船逗村去   笠檐蓑袂有残声

《赠老僧二首》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秋日渔村景象。诗中的景象由半风雨、半晴朗的天气开始,接着描述了秋天的田野调和渔夫的歌曲,然后展示了满载莲花的船只穿梭于村落之间,最后通过渔夫的笠檐和蓑衣传出了断断续续的声响。下面逐段解释:

1. **半波风雨半波晴**:开头两句描绘了天气的变换。"半波风雨"表示天空有一部分被乌云覆盖,风声夹杂着雨点;"半波晴"则说明天空的另一部分是晴朗的,阳光穿透云层。这句描绘了秋日多变的天气特点。

2. **渔曲飘秋野调清**:此处将渔夫的歌唱比作田野中的乐音,"渔曲"指的是渔夫在水上捕鱼时唱的歌,"秋野调清"则形容了田野在秋天的宁静与清朗。整个句子描绘出一幅渔夫在清秋的田野上唱歌,歌声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面。

3. **各样莲船逗村去**:"莲船"指的是用莲花装饰的船只,"逗"在此处用作动词,有吸引、引出之意。这一句描述了装饰精美的船只在水面行进,似乎吸引着周边村落的目光。这个画面富有诗意,展现出秋季渔村中的独特景象。

4. **笠檐蓑袂有残声**:最后两句通过渔夫的外装来描绘场景。"笠檐"是渔夫戴的斗笠的边缘,"蓑袂"指的是渔夫穿的蓑衣的袖子。"残声"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声响。整句描绘了渔夫在水上劳作时,斗笠的边缘和蓑衣的袖子间传来的声音,给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音符。

综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秋日渔村的美丽画卷,其中蕴含了自然、生活与禅意的深刻融合,令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之美。

《赠老僧二首》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这首诗《赠老僧二首》,描绘的是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诗中以渔曲、秋野、莲船、残声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半波风雨半波晴”**:这句话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季的天气特征,既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也预示了自然环境的多变。在这样的环境下,渔者的生活似乎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们依旧能从中寻找到乐章。

2. **“渔曲飘秋野调清”**:将“渔曲”与“秋野”相结合,不仅展现了渔人劳作的场景,还赋予了自然环境一种诗意。这里的“调清”不仅指声音的纯净,也暗示了在这片清新的秋野中,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3. **“各样莲船逗村去”**:“莲船”形象地描绘了渔民在水上劳作的船只,而“逗村去”则暗示了船只穿梭于村庄间的情景。这里的“各样”说明了船只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乡村生活丰富多样的一面。

4. **“笠檐蓑袂有残声”**:最后这一句用“笠檐蓑袂”描绘了渔民的装扮,与首句相呼应,点明了是渔人在这片秋野中劳作。而“有残声”则意味着即使劳作结束,渔民的衣物上仍留下了劳作的痕迹,进一步强调了渔民生活的辛勤与艰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陆龟蒙对于乡村生活特有的诗意理解和情感投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对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怀。通过这样的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田园生活以及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

陆龟蒙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