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 gōng xī ( yī zuò huá yáng guān )
洞宫夕(一作华阳观)
jué jué chūn quán chū dòng xiá shí tán fēng jì yě rén jiā |
决决春泉出洞霞 石坛封寄野人家 |
cǎo táng jǐn rì liú sēng zuò zì xiàng qián xī zhāi míng yá |
草堂尽日留僧坐 自向前溪摘茗芽 |
《洞宫夕(一作华阳观)》古诗词释义:
陆龟蒙的《洞宫夕》一诗,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充满自然与禅意的景象,传递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下面对诗句逐段解释:
1. **决决春泉出洞霞**:这句描绘了春季泉流从洞中涌出的情景,泉水清澈透明,仿佛从云霞中流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洞霞”指的是洞口周围的云霞,暗示着洞穴深处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
2. **石坛封寄野人家**:诗句中提到的“石坛”可能是指自然形成的石台,它被封寄(可能是隐藏或保护)在一个乡村家庭的环境中。这不仅强调了自然与人类居住地的和谐共存,也可能暗示了这种自然景观对乡村生活的重要性,是乡村文化或信仰的象征。
3. **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宁静的草屋(草堂)被僧人(或与僧人有关的人物)长时间停留,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平静生活。他们似乎在享受着自己前去溪边采摘茶叶(茗芽)的过程。这一段展现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亲自采摘茶叶,不仅享受了大自然的恩赐,也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和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
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表达了对简单、纯净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与自然界的深层连接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洞宫夕(一作华阳观)》古诗词赏析:
陆龟蒙的《洞宫夕》(一作华阳观)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隐逸生活图景,通过自然界的元素与人物活动的融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决决春泉出洞霞”以“决决”形容泉水的潺潺流动,生动地展现了春日山中泉水流淌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清澈的溪水在石缝间蜿蜒而下,注入洞穴,又从洞穴中逸出,形成一道道轻盈的水线,映衬着周围霞光的色彩。这里的“洞霞”既指山洞中透出的霞光,也暗示了隐居之所的幽静与神秘,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
第二句“石坛封寄野人家”描绘了一个以石为坛的小天地,这个石坛可能是修炼者或隐士为了保持内心的纯净,远离尘嚣,而选择在深山野地内建造的。这里的“封寄”一词,既有封存之意,也有寄寓之感,意味着这片由自然元素构建的小世界,不仅是物质上的居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
第三句“草堂尽日留僧坐”,这里的“草堂”是隐士的居所,简朴而自然,与外界的喧嚣隔绝,适合僧人或道人静心修行。这句诗透露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作者对这种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方式的推崇。
最后,“自向前溪摘茗芽”则以具体的行为活动收尾,不仅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片段,也隐喻了寻求心灵深处的平静与满足。摘茗芽,即采摘茶叶,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也与诗中隐喻的修行、寻求精神慰藉相呼应,暗示着通过与自然的互动,人们可以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陆龟蒙的《洞宫夕》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与生活场景的叙述,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理想。这种诗意化的表达,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歌颂,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