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wén chán

闻蝉

作者:来鹄 
zhī zhī yǐ kǎn zhào chí bīng     fěn báo xiāng cán hèn bù shèng
枝枝倚槛照池冰   粉薄香残恨不胜
zhàn dé zǎo fāng hé suǒ lì     yǔ tā shuāng xuě zhù wēi léng
占得早芳何所利   与他霜雪助威棱

《闻蝉》古诗词释义:

《闻蝉》这首诗的作者是来鹄,这首诗主要通过蝉的声音和形象,表达了一种孤独、清冷而又坚韧的情感。下面逐段解释:

1. **枝枝倚槛照池冰**:这一句描绘了蝉生长在枝头、靠近栏杆(槛)的场景,池塘中结了冰,营造出一种寒冷、清冷的氛围。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蝉与冰冷的环境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蝉在自然界的脆弱和孤独。

2. **粉薄香残恨不胜**:这里的“粉薄香残”指的是蝉的外貌特征,用“粉”和“香”来形容蝉,可能是在形容蝉的翅膀或身体发出淡淡的光泽和香味。但紧接着的“恨不胜”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面对这些美丽的外表,内心的孤独和遗憾却难以承受。这种对比加深了对蝉孤独境遇的描绘。

3. **占得早芳何所利**:这句话中的“占得早芳”指的是蝉能提前享受到春天的美丽,但“何所利”则反问这种提前享受有什么好处。这里强调了蝉的早熟和短暂生命所带来的无奈和痛苦。蝉在春天还未来临时就已成熟,但其生命周期并不长,似乎预示着生命中的美好是短暂且脆弱的。

4. **与他霜雪助威棱**:最后这一句将蝉的生命体验与自然界的严冬相比,霜雪象征着寒冷和严酷的环境。在这里,“助威棱”是指霜雪加剧了寒冷,暗示了蝉面对恶劣环境时的坚韧和抗争。整体上,这句话传达了即使在极端环境下,蝉也保持着坚强的生存意志,不屈不挠。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述蝉在寒冷环境中生存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孤独、坚韧而又略带遗憾的情感,同时也寓含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即美好与短暂并存,生存的意志在逆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闻蝉》古诗词赏析:

《闻蝉》是唐代诗人来鹄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诗以蝉为题,通过对蝉的生存环境、外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蝉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析:“闻蝉”

“闻蝉”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通过描写蝉的叫声来寄托情感和思想。在诗中,蝉的叫声既是自然界的音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蝉的“鸣”,诗人抒发了对生命、时间、环境等多维度的感悟。

### 诗句解析

1. **枝枝倚槛照池冰**:描绘了蝉所处的环境,枝条倚靠栏杆,映照着池塘中的冰。这里用“池冰”不仅突出了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蝉生存环境的恶劣,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2. **粉薄香残恨不胜**:描绘蝉的外貌特征。粉薄,意指蝉的身体颜色淡薄,香残则暗示了蝉生命的短暂。这句诗通过“恨不胜”表达了蝉因生命短暂而感到的遗憾与痛苦,也暗含了诗人对蝉的怜悯之情。

3. **占得早芳何所利**:此句将蝉与“早芳”相比,早芳可能指的是春季早开的花朵或其他植物。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蝉提前开放生命之花,获取的“早芳”对于它自身究竟有什么实际的好处。这不仅是对蝉的一种反思,也是诗人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索。

4. **与他霜雪助威棱**:最后一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霜雪”拟人化为一种力量,暗示环境的严酷。这句话表明,即使蝉提前开放,也无法避免最终面对寒冷与严冬的考验,与霜雪的“威棱”抗衡。这里不仅描述了蝉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 总结

《闻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生命——蝉——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对生命的意义、时间的流逝以及自然环境与个体命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生命的真谛和存在的价值。

来鹄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