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zhōng
山中
hàn wǔ qín huáng màn kǔ xīn nà sī sú gǔ běn hán zhēn |
汉武秦皇漫苦辛 那思俗骨本含真 |
bù zhī liú shuǐ qián cuī lǎo wèi wù sān shān yě shì chén |
不知流水潜催老 未悟三山也是尘 |
láo luò shā qiū zhōng gǔ hèn jì liáo hán gǔ wàn nián chūn |
牢落沙丘终古恨 寂寥函谷万年春 |
cháng shēng kè dài xiān táo ěr yuè lǐ chán juān xiào shā rén |
长生客待仙桃饵 月里婵娟笑煞人 |
《山中》古诗词释义:
### 《山中》 - 李咸用
#### 汉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
这首诗开始以“汉武秦皇”为引子,指的是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嬴政,两位在历史上的伟大君主,以其雄心壮志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而闻名。诗人在这里说“漫苦辛”,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和追求虽苦虽辛,却在某种程度上是徒劳的,因为他们的追求是基于“俗骨”(即凡人的身体)的,难以达到“真”(即超越世俗、超越生命的真谛)。
#### 不知流水潜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尘,
“不知流水潜催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流水无声地流逝,却悄然催促着万物老去,暗示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而“三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代表了长生不老之地。诗人说“未悟三山也是尘”,意味着即使是追求长生不老的人,最终发现这些所谓的仙山也不过是尘土,无法改变生命的终极归宿。
#### 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
“牢落沙丘终古恨”中的“沙丘”可能象征某种被遗忘的历史遗迹或象征生命的无常和遗憾。“终古恨”则表达了对永恒遗憾的感慨。而“寂寥函谷万年春”则描述了函谷关(历史上著名的关隘)在千年之后依旧春意盎然,但环境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却让曾经的辉煌与热闹变得寂寥。诗人用“万年春”来对比“终古恨”,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短暂之间的对比。
#### 长生客待仙桃饵,月里婵娟笑煞人,
“长生客待仙桃饵”延续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这里的“仙桃饵”是传说中可以延年益寿的仙药。诗人似乎在说,那些追求长生的人,即便找到了仙桃,也是徒劳的,因为生命最终还是要归于尘土。最后一句“月里婵娟笑煞人”则可能是在讽刺那些痴迷于追求长生的人,月亮(婵娟)永远保持它的美丽,而人类的追求却往往以失望告终,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和笑声。
综上所述,李咸用的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现象以及生命哲理的探讨,表达了对时间、生命和追求本质的深刻思考。
《山中》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标题为“山中”,表达了一种对于历史、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对诗中的各句进行赏析:
1."汉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不知流水潜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尘":这一句将历史上的两位帝王,汉武帝和秦始皇,与普通的世俗之人进行对比。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他们的努力看似辛苦,但未意识到真正珍贵的是生命的本质。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它无声地催促着生命的衰老。三山在古代传说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但在诗人眼中,即使是这些神话中的仙境,最终也难免消逝为尘土,表达出对时间与永恒的深刻思考。
2."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这一句描述了沙丘上的遗憾与沙丘下函谷关的永恒春天。沙丘代表历史的遗迹,其中埋藏着无数的遗憾与悲伤;而函谷关作为连接东西的门户,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却依然保持着自然的美丽。诗人以对比的方式,反映了历史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其中的渺小与悲欢。
3."长生客待仙桃饵,月里婵娟笑煞人":这一句中“长生客”指的是寻求长生之术的人,“仙桃饵”是古代传说中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桃。诗人讽刺了那些盲目追求长生的人,嘲笑他们最终还是无法摆脱生命的规律。同时,月亮和月中的仙女“婵娟”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超脱。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崇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自然现象,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与超脱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