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xuán chǎng shàng rén guān shān liú
同玄昶上人观山榴
yī cù yān xiá róng rǔ wài qiū shān liú dé bàng yán yíng |
一簇烟霞荣辱外 秋山留得傍檐楹 |
zhāo zhōng mù gǔ bú dào ěr míng yuè gū yún zhǎng guà qíng |
朝钟暮鼓不到耳 明月孤云长挂情 |
shì shàng lù qí hé liáo rào shuǐ biān suō lì chēng píng shēng |
世上路岐何缭绕 水边蓑笠称平生 |
xín sī ruǎn jí dāng shí yì qǐ shì tú qióng qì lì míng |
寻思阮籍当时意 岂是途穷泣利名 |
《同玄昶上人观山榴》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李咸用创作,标题为“同玄昶上人观山榴”。整首诗以李咸用和玄昶上人共同观山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世外高人隐逸生活的画卷,以及作者对人世间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 首联:一簇烟霞荣辱外, 秋山留得傍檐楹,
- **烟霞荣辱外**:这里的“烟霞”指的是自然美景,“荣辱”指的是世间的荣华与挫折。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玄昶上人在烟霞美景中远离世俗的荣华与挫折,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平和。
- **秋山留得傍檐楹**:秋天的山峦围绕着屋檐和门楹,描绘了一幅静谧、和谐的自然景象。这一句展现了诗人与玄昶上人所在的环境之优美,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与依恋。
### 颔联:朝钟暮鼓不到耳, 明月孤云长挂情,
- **朝钟暮鼓**:古时寺庙每日会敲钟报时,包括早晚的钟声和鼓声。这一联说这些声音并未打扰到诗人与玄昶上人,体现了他们心灵的宁静与超然。
- **明月孤云长挂情**:明月高悬,孤云飘荡,象征着诗人与玄昶上人内心情感的孤独与深邃。这一句表达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 颈联:世上路岐何缭绕, 水边蓑笠称平生,
- **世上路岐何缭绕**:这句写出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复杂与曲折感到感慨,暗示了对人生道路的困惑和迷茫。
- **水边蓑笠称平生**:在水边垂钓,穿着蓑衣戴着笠帽,是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是最符合内心平和状态的生活方式。
### 尾联:寻思阮籍当时意, 岂是途穷泣利名,
- **阮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一联通过联想阮籍,表达了诗人对阮籍在人生困境中对名利的淡泊的理解和认同。
- **途穷泣利名**:在困境中哭泣于名利,意味着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最终带来的不是满足,而是失落和痛苦。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对真正幸福的追求,即不是外在的成就和物质财富,而是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与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同玄昶上人观山榴》古诗词赏析:
李咸用的这首《同玄昶上人观山榴》是一首寓意深刻、情感丰富的诗作,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描绘**:“一簇烟霞荣辱外, 秋山留得傍檐楹。” 开头两句通过烟霞和秋山的描绘,暗示了自然与世间的荣辱关系的疏离。这里,“烟霞”代表自然之美,而“荣辱”则是世间纷扰、得失、成败。诗人用“留得傍檐楹”强调自然景物与人类居住空间的和谐共存,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2. **静谧氛围**:“朝钟暮鼓不到耳, 明月孤云长挂情。” 朝钟暮鼓通常是寺庙中的时间标志,但在诗中,它们并未影响到诗人的内心。明月与孤云代表了纯净与孤独,表明诗人内心保持了清明和宁静,不受外界世俗纷扰的影响。
3. **精神追求**:“世上路岐何缭绕, 水边蓑笠称平生。” 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俗之路的复杂性和困惑的反思。水边蓑笠的渔夫形象,象征着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方式,与诗人内心追求的自由和平静相呼应,反映了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4. **对阮籍的联想**:“寻思阮籍当时意, 岂是途穷泣利名。” 最后两句通过联想阮籍这个历史人物,以及他“穷途而泣”的典故,反向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态度。诗人似乎在暗示,真正的自由并非外界给予的,而是在内心寻找到的,对名利的淡泊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和向往。通过描绘静谧的自然环境,以及与之形成对比的人类生活,诗人引导读者反思现实,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