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ò zhū xié lǜ gù shān

过朱协律故山

作者:方干 
gù yuán zhōng bú zhù     jiàn hè zài piān zhōu
故园终不住   剑鹤在扁舟
jǐn shì wú yú fèng     hái jiā dé bái tóu
尽室无馀俸   还家得白头
zhōng cuī wú xiù xiǎo     yuè rào wèi hé liú
钟催吴岫晓   月绕渭河流
céng shì qī ān yì     ēn qī yì rì chóu
曾是栖安邑   恩期异日酬

《过朱协律故山》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过朱协律故山》由唐代诗人方干创作,表达出对逝去友人朱协律的怀念,以及对朱协律生活态度的敬仰。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首句:“故园终不住,剑鹤在扁舟”**
这句话表达了朱协律选择远离世俗,不居于故园的决然态度。"故园"指的是他的家园或居住地,"终不住"强调了他不再返回的决心。"剑鹤"可能象征着朱协律追求的高洁和自由精神,"扁舟"则描绘了他飘泊的生活方式,犹如剑鹤飞翔于水面,自由而独立。

**次句:“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
这里描述了朱协律生活的拮据和清贫。"尽室"意味着他的家庭,"无馀俸"说明他的收入微薄,甚至不足以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还家得白头"则暗示他在生活的艰辛中度过了大半生,最终白发苍苍,感叹人生。

**第三句:“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
这句诗运用了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钟催"指时间的流逝,"吴岫晓"描绘了清晨时分吴山的景象。而"月绕渭河流"则展现了月亮伴随渭河流动的画面,这些自然景物的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宁静,同时也象征着朱协律的生活虽然充满波折,但他的心境依旧宁静如水。

**最后一句:“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方干故交朱协律过去的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其未来的期待和敬意。"栖安邑"可能是指朱协律曾经生活或居住的地方,"恩期异日酬"则表达了一种感恩和期待重逢的愿景,希望有一天能够报答朱协律过去的恩情,或者是表达对方干故去友人的怀念和尊重。

这首诗整体表达了对逝去友人高尚人格和独特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深沉怀念。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故人深深的感慨。

《过朱协律故山》古诗词赏析:

《过朱协律故山》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怀古诗,通过对朱协律故山的描绘和追忆,表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缅怀与对逝去友人的哀思。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

首句“故园终不住”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朱协律未能留下在此终老的遗憾,暗示了他对朱协律早逝的惋惜之情。接下来的“剑鹤在扁舟”描绘了朱协律离世时的情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剑鹤”这一意象,既暗示了朱协律的文人气质,也象征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理想追求。

“尽室无馀俸,还家得白头”两句,通过对比朱协律晚年生活条件的艰辛和无奈,以及他最终未能在家乡颐养天年,表达了诗人对朱协律一生辛劳和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同情与感慨。这里,诗人不仅是在怀念朱协律,更是在反思自己的命运和人生选择。

“钟催吴岫晓,月绕渭河流”两句,将朱协律与吴岫、渭河的自然景象联系起来,通过“催”与“绕”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朱协律在自然界的痕迹,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自然永恒的感慨。

“曾是栖安邑,恩期异日酬”最后两句,诗人回顾朱协律生前在安邑的生活,表达了对朱协律品德和才华的尊敬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希望能够在他日与朱协律在另一世界重逢的愿望,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情感的表达和对友谊的珍视。

综上所述,《过朱协律故山》通过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哀思,对自然景象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歌,更是一首寄寓着对生命、自然和友谊哲思的作品,展现了唐代文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