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bān zhǔ bù rù yè jīng nán wéi cháng shì ( yī zuò lú shàng shū )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一作卢尚书)
dēng chē wù xiāng yuǎn tán xiào yì hé yīn |
登车误相远 谈笑亦何因 |
lù rù xiāo xiāng shù shū suí bā shǔ rén |
路入潇湘树 书随巴蜀人 |
liǎn yī hán fàn xuě qīng qiè bìng kàn chūn |
敛衣寒犯雪 倾箧病看春 |
mò fù tiáo nián zhì qīng cháo zuò xiàn chén |
莫负髫年志 清朝作献臣 |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一作卢尚书)》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方干为送别班主簿赴荆南(今湖北省江陵一带)见韦常侍(一作卢尚书)而作。方干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班主簿的期许和祝愿。以下是逐段解释:
1. **登车误相远,谈笑亦何因**:这一句意味着班主簿误打误撞地离别了友人,离别时的对话和欢笑成为了过往,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2. **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描述班主簿的行程,进入了潇湘(指湖南地区)的树木之中,同时也随行着来自巴蜀(今四川、重庆一带)的人。这里象征着旅程的开始和旅途的遥远。
3. **敛衣寒犯雪,倾箧病看春**:班主簿在寒冷的冬日中裹紧衣物,穿越积雪;他因身体不适而打开书箱,试图在春天到来之前阅读、准备。这一句既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班主簿的勤奋和准备充分。
4. **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最后,诗人寄语班主簿不要辜负年少时的志向,希望他在未来的清朝(此处可能有所误用,应为“朝”代或“时代”之意)能成为一位献身于朝廷的贤臣。这句话充满了对班主簿事业成功的期许和对朝廷为国效力的赞美。
综上,这首诗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班主簿赴任途中安全的祝愿,以及对其将来事业成功的美好期许。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一作卢尚书)》古诗词赏析: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一作卢尚书)》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班主簿远赴荆南(今湖北省)拜访韦常侍(或卢尚书)的深厚关切与鼓励之情。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语言,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诗歌的深层含义。
**首联:“登车误相远, 谈笑亦何因”**。这一联直接表达了别离的无奈与不舍。登上车后,彼此相距渐远,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轻松地谈笑,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颔联:“路入潇湘树, 书随巴蜀人”**。这句描绘了班主簿旅途的景象,他即将踏上的道路穿越了繁茂的湘江两岸的树木,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随行的还有来自巴蜀的书信,意味着班主簿此行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也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这句还暗含了对班主簿未来旅程的祝福,希望他的旅途平安顺利。
**颈联:“敛衣寒犯雪, 倾箧病看春”**。这一联展示了班主簿旅途中的艰辛与坚持。在寒冷的冬日里,他裹紧衣服,穿过皑皑白雪,这不仅考验着他的体力,更考验着他的意志。倾尽所有的书籍,虽然病弱,他依然坚持阅读,似乎在春日将至的希望中,找到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尾联:“莫负髫年志, 朝清作献臣”**。最后,作者对班主簿提出了期望,不要辜负幼年时的志向,希望他能有机会在清正的朝廷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句话不仅是对班主簿的鼓励,也是对所有年轻有为的士子的期许,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正义的深切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班主簿的旅途场景,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方干不仅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唐代士子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