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īng xīn chán jì zhāng zhòu
听新蝉寄张昼
jué dǐng wú fán shǔ dēng lín sān fú zhōng |
绝顶无烦暑 登临三伏中 |
shēn luó nán tòu rì qiáo mù gèng hán fēng |
深萝难透日 乔木更含风 |
shān dié yún xiá jì chuān qīng shì jiè dōng |
山叠云霞际 川倾世界东 |
nà zhī zī xī xīng bù yǔ gǔ rén tóng |
那知兹夕兴 不与古人同 |
《听新蝉寄张昼》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方干所作,标题为《听新蝉寄张昼》。在逐段解释前,先整体把握诗意:诗人通过描绘夏天山顶的独特景象,以及蝉鸣声,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并寄寓了对朋友张昼的思念之情。
1.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山顶上没有夏天的酷热,即便是三伏天,这里依然清凉。诗人在这里直接描述了他所处环境的凉爽,为后续的景色铺垫,暗示了诗人对自由、清凉环境的向往,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深密的藤蔓遮挡阳光,使得阳光难以穿透,而高大的树木则使得风能在树间游走,形成特有的凉爽之感。这里用具体的自然景象,形象地表达了山顶环境的独特性,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3.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山峦与云霞相接,景象壮丽;河流倾注之处,世界仿佛被分隔。这一联用壮阔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超脱的、壮美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邃、广阔的赞叹,同时也隐含了对宇宙宏观世界的思考。
4.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诗人感叹,难以预料在这特定的夜晚,他的心情与古人有何不同。这一句富有哲思,表达了诗人对当下与历史、古人之间的对比思考,暗示了他在这特定环境中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友情、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顶的凉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以及富有哲思的结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通过“寄张昼”这一标题,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深邃。
《听新蝉寄张昼》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听新蝉寄张昼》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古人精神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环境描绘**:诗的前四句,通过“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描绘了一个夏日在高山上独特的景象。酷暑难耐的季节在高山之上却变得清凉,深密的藤萝遮挡了阳光,而高大的树木为山中增添了凉爽的微风。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自然环境的美妙,也隐含了诗人对避世隐居生活的向往。
2. **自然的壮丽**:“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观。群山连绵,云霞与山峰相接,川流不息的水流仿佛将世界倾倒向东。这种壮丽的自然景色,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代表着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宏远世界的憧憬。
3. **情感的寄托**:“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的感慨和对古人的怀念。诗人似乎在说,对于此刻的兴味与情感,自己与古人不同,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的向往,可能暗含着对现代社会某种疏离感的感慨。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既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度,也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人的敬仰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