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yí qián táng xiàn lù míng fǔ

贻钱塘县路明府

作者:方干 
cháng tiān jiē guǎng zé     èr qì gòng hán qiū
长天接广泽   二气共含秋
jǔ mù wú píng dì     hé xīn liàn zhí gōu
举目无平地   何心恋直钩
gū zhōng míng dà àn     piàn yuè luò zhōng liú
孤钟鸣大岸   片月落中流
què yì chī yí zi     dāng shí cǐ fàn zhōu
却忆鸱夷子   当时此泛舟

《贻钱塘县路明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寄赠给钱塘县路明府。整首诗借景抒情,描绘了钱塘江的壮丽景色,并以此表达了对路明府的敬意与怀念。下面逐段解释:

1.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广阔的天空与浩瀚的江面相连,秋意在这天空和江面之间共同体现。描述了钱塘江秋天的辽阔景象。
- **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抬眼望去,没有平坦的土地,没有心思去恋慕那些钓鱼的直钩。这里采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官场或世俗事物的淡然态度。

2.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孤零零的钟声在岸边回响,一轮残月在江心沉落。这里使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深远的意境。
- **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却想起古代的鸱夷子,曾经在这样的江面上泛舟。提到的“鸱夷子”可能是指历史上的隐士或有深意的人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路明府能够保持内心纯净、不为世俗所累的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钱塘江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遥想,表达了对自然、历史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内心追求的思考,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生态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贻钱塘县路明府》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诗《贻钱塘县路明府》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通过描绘钱塘江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某位历史人物的缅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 - 开篇以宏大的景象开篇,长天与广大的水面相连,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天地之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钱塘江边秋日的美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壮阔。

2. **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 此句由景入情,写出了诗人面对无尽的广袤,内心思绪的波动。"举目无平地"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无尽探索和追求的渴望;"何心恋直钩"则以钓鱼为喻,表达了对平静、安逸生活的不满足,以及对自己人生追求的一种强调,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渴望精神的自由和世界的探险。

3.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 - 通过钟声和月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钱塘江景象,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寂。"孤钟"与"片月"形成对比,既有自然景象的壮美,也暗含了人生的孤独与寂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4. **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 这一句直接转入对历史人物的怀念。"鸱夷子"是春秋末期的越国大夫范蠡的别称,以其功成身退,泛舟江湖,成为追求隐逸生活与智慧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范蠡从容退隐、追求精神自由的钦佩和向往。通过与范蠡的联系,诗人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个人价值的深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钱塘江的壮丽景色,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阔,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态度、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更增加了诗作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味,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