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qiū dú yè jì dài shū lún
新秋独夜寄戴叔伦
jiāng dōng hán jìn là yě sì shuǐ tiān hūn |
江东寒近腊 野寺水天昏 |
wú jiǔ néng xiāo yè suí sēng zǎo bì mén |
无酒能消夜 随僧早闭门 |
zhào qiáng dēng yàn xì zhe wǎ yǔ shēng fán |
照墙灯焰细 着瓦雨声繁 |
piāo bó réng qiān lǐ qīng yín yù duàn hún |
漂泊仍千里 清吟欲断魂 |
《新秋独夜寄戴叔伦》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方干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独处于新秋之夜,对远方好友戴叔伦的思念之情。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
1. **江东寒近腊:** 指江东地区寒气已经接近农历腊月,说明季节已经从秋天进入冬季,气候转凉。
2. **野寺水天昏:** 描述了一幅孤独的寺庙景象,水天相接之处显得昏暗,表现出夜晚的寂静与寒冷。
3. **无酒能消夜:** 意味着诗人感到孤单,夜晚难以消磨,即便没有酒也能感到夜晚的漫长。
4. **随僧早闭门:** 描述诗人追随僧人的脚步,早早地关闭了寺庙的大门,进一步突出了孤独与寂静的氛围。
**照墙灯焰细,着瓦雨声繁,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1. **照墙灯焰细:** 描述墙壁上的灯光微弱而细小,光线穿透不强,给人以孤独与凄凉之感。
2. **着瓦雨声繁:** 指屋顶上雨水滴落的声音密集,形成一片繁杂的响声,增加了夜的沉闷与寒冷。
3. **漂泊仍千里:** 意味着诗人仍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漂泊,距离家乡遥远,增添了对远方的思念。
4. **清吟欲断魂:** 描述诗人独自吟诗,声音清脆,似乎已经到了让人灵魂颤抖的程度,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哀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新秋之夜的孤独与寒冷,以及诗人对远方好友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友谊的渴望。
《新秋独夜寄戴叔伦》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新秋独夜寄戴叔伦》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秋夜、寒凉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戴叔伦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幽美,充满了孤独和思念的色彩,是唐代五言律诗的佳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江东寒近腊, 野寺水天昏。”
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江东,泛指江南地区,尤其是作者所在之地。近腊,说明季节已接近冬季。野寺,指的是远离尘嚣的寺庙,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寄宿之处。水天昏,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水面与天空相连,一片昏暗。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寒凉的氛围,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
### 颔联:“无酒能消夜, 随僧早闭门。”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夜晚的孤独情景。无酒,说明诗人无法借酒消愁,内心的感受更加沉重。随僧早闭门,既体现了寺庙的清静,也暗示了诗人在寻求心灵的寄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面对孤独和寂寥时,试图通过模仿僧侣的生活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 颈联:“照墙灯焰细, 着瓦雨声繁。”
颈联通过细致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氛围。照墙灯焰细,意为昏暗的灯光在墙壁上投下细小的光影,增添了几分凄迷之感。着瓦雨声繁,则描绘了雨水敲打屋顶的声响,雨声繁密,更显夜的静谧和孤独。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加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
### 尾联:“漂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尾联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漂泊千里,不仅指空间的距离,也隐含着心灵上的漂泊与孤单。清吟欲断魂,意味着诗人在孤独中吟唱,声音似乎已经穿透了心灵,接近了灵魂的边缘。这一联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
综上所述,方干的《新秋独夜寄戴叔伦》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秋夜中孤独漂泊者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思念之情,是唐代文学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