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ò shēn zhōu zuò

过申州作

作者:方干 
yún yǔ yī xiāo sàn     yōu yōu guān fù hé
云雨一消散   悠悠关复河
jù cóng fàn zhōu yì     suì gé dòng tíng bō
俱从泛舟役   遂隔洞庭波
chǔ shuǐ qù bù jìn     qiū fēng jīn gèng guò
楚水去不尽   秋风今更过
wú yóu de xiāng jiàn     què hèn jì shū duō
无由得相见   却恨寄书多

《过申州作》古诗词释义:

方干的《过申州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我们可以逐段解释其意义:

1. **云雨一消散,悠悠关复河,俱从泛舟役,遂隔洞庭波。**

- **云雨一消散,悠悠关复河**: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云雨的消散象征着过去的困扰或不愉快的事情已过去,而“悠悠关复河”则描绘了一种辽阔、悠远的景象,这里的“关”可能指的是边界,也可能是一种隐喻,表达的是距离和阻隔。

- **俱从泛舟役,遂隔洞庭波**:诗人说他们(指诗人和他的朋友)都曾参与过乘船的劳役,但现在却因“洞庭波”的阻隔而无法相见。这里的“洞庭波”指的是洞庭湖的波浪,比喻着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或情感的隔阂。

2. **楚水去不尽,秋风今更过,无由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 **楚水去不尽,秋风今更过**:这一句延续了前一句的意象,强调了空间上的阻隔和时间的流逝。楚水指的是长江下游的某段,这里泛指广大水域,寓意无法直接见面。秋风的“今更过”则意味着时光的流转,强调了时间的推移。

- **无由得相见,却恨寄书多**:由于距离和时间的限制,诗人无法与朋友相见,这让他感到遗憾。同时,他也抱怨自己写给朋友的信太多,可能暗含着对无法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无奈和叹息。此处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因地理、时间等因素造成的相隔,以及在无法直接相见的情况下,通过书信表达情感的无奈和遗憾。

《过申州作》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过申州作》这首诗,虽然在形式上相对简约,但情感深沉,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和诗人对友情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每句都仿佛在描绘一种情感的流动和自然界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面对时空阻隔、难以相聚的无奈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云雨一消散”,既指自然界中风雨的消散,也暗示着过去困扰双方的某些情感或境遇的解除,仿佛是预示着前路的晴朗。接着“悠悠关复河”描绘出一种广阔而悠长的空间感,关河作为历史上的地理要塞,其意象不仅指向了实际的地理位置,也隐含着对过往时光的回顾和对未来的遐想。

“俱从泛舟役,遂隔洞庭波”则揭示了朋友之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相会,即使是在这样的美景中,也无法跨越的隔阂。洞庭波象征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无论是物理的还是心理的。接下来的“楚水去不尽,秋风今更过”以楚水(泛指长江)的无尽和秋风的频繁过境,比喻了时间的流逝和聚散无常。

最后一句“无由得相见,却恨寄书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遗憾。尽管想通过书信来传达心意,但现实的阻隔使得这种愿望难以实现,这种无奈和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诗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人的情感借助于自然界的形象得以升华,使得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价值。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