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jìng gōng ( yī zuò lǚ cì qián táng )
赠镜公(一作旅次钱塘)
xī jiàn chū zāi rì jīn féng chéng shù shí |
昔见初栽日 今逢成树时 |
cún sī xīn gèng gǎn rào kàn bù hái chí |
存思心更感 绕看步还迟 |
dié wǔ yáo fēng ruǐ yīng tí hán lù zhī |
蝶舞摇风蕊 莺啼含露枝 |
péi huí bù rěn qù yīng yǔ zuì xiāng yí |
裴回不忍去 应与醉相宜 |
《赠镜公(一作旅次钱塘)》古诗词释义:
《赠镜公(一作旅次钱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描绘了诗人在钱塘(今杭州)旅途中所见到的镜公(可能是指一位僧人或者是对镜公的尊称,寓意镜像公义)之树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这棵树的深厚情感。下面是逐段解释:
**昔见初栽日, 今逢成树时,**
这两句描述了从过去到现在,镜公树从刚刚栽植的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这里,“昔见初栽日”表达了诗人对树从幼苗生长过程的记忆,“今逢成树时”则感慨树的成长已经成熟,成为了一棵大树。
**存思心更感, 绕看步还迟,**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面对这棵成树时的心情。诗人内心感到更加感动,甚至连环视这棵树的脚步都变得缓慢,表明他对这棵树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感情,也反映出对镜公(或者象征的某种精神或人物)的深刻怀念或敬仰。
**蝶舞摇风蕊, 莺啼含露枝,**
这两句描绘了镜公树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蝴蝶在摇曳的花朵间翩翩起舞,黄莺在含露的枝条上鸣唱,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通过这样的景象,诗人或许想借此表达对镜公或某种美好品质的赞美。
**裴回不忍去, 应与醉相宜,**
这两句最后总结了诗人的感受。裴回,意为徘徊、流连,表达了诗人不愿离开这棵树,似乎在树下与它进行心灵的交流。这里,“应与醉相宜”可能是指在这样的美丽景象下,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满足和愉悦,如同微醉一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镜公树的成长过程和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以及内心深沉情感的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某种精神或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赠镜公(一作旅次钱塘)》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赠镜公(一作旅次钱塘)》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株经历了漫长生长过程的老树,表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自然生长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昔见初栽日, 今逢成树时”,用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联结起来,描绘出老树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这不仅是自然生长的见证,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
颔联“存思心更感, 绕看步还迟”,诗人因为对这株老树的深厚感情,每次看到它时心中都会涌起深深的感慨。绕树观看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这棵树的亲近与敬畏,也是他与自然之间情感联系的体现。
颈联“蝶舞摇风蕊, 莺啼含露枝”描绘了春天里老树周围的景象。蝴蝶围绕着花朵翩翩起舞,莺鸟在树梢上欢快地啼鸣,生机勃勃的场景与老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尾联“裴回不忍去, 应与醉相宜”,表达了诗人对这棵老树的依依不舍之情。他不愿离开这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甚至感觉在这种美景面前,自己仿佛已经达到了一种醉美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时间、生命、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