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ú zhōng féng jìn shì xǔ cháo
途中逢进士许巢
dēng sì xún pán dào rén yān yuǎn gèng wēi |
登寺寻盘道 人烟远更微 |
shí chuāng qiū jiàn hǎi shān ǎi mù qīn yī |
石窗秋见海 山霭暮侵衣 |
zhòng mù suí sēng lǎo gāo quán jǐn rì fēi |
众木随僧老 高泉尽日飞 |
shuí néng yàn xuān miǎn lái cǐ biàn wàng jī |
谁能厌轩冕 来此便忘机 |
《途中逢进士许巢》古诗词释义:
方干的这首《途中逢进士许巢》描绘的是诗人方干在旅途中偶遇进士许巢时所见所感,下面是逐段解释诗词意思:
1. **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 诗人上山寻找寺庙,沿途的景色让他感到山间人烟稀少,愈发显得宁静与幽远。
2. **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 这句描述了秋季的景象,诗人透过岩石形成的窗户,能够隐约望见海面,傍晚的山岚渐渐笼罩在身上,增添了一分清冷与苍茫。
3. **众木随僧老,高泉尽日飞:** 这里描绘的是山中的自然景象和僧侣生活的情景。树木随着僧侣一起老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高处的泉水昼夜不息地流淌,寓意着永恒与平静。
4. **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向往。轩冕,指的是官位和尊贵的称号。诗人似乎在说,有多少人渴望追求官位和名利,而真正能抛下这一切,来到这种宁静之地忘却世俗机巧的,又有多少?这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虚伪的反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传达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途中逢进士许巢》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途中逢进士许巢》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美的和谐,通过对旅途中的偶遇和许巢这位进士的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首联“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显荒凉的山寺景象。登高望远,寻找盘旋而上的山路,远处的人烟稀疏,更显出环境的孤独与静谧。这种景象暗示了作者在世俗生活中寻找精神避难所的渴望。
颔联“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秋天的阳光透过石窗照向远方的大海,暮色中的山岚渐渐包围了诗人,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次深情拥抱。这里的“海”与“山霭”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广阔与远方的理想,而“暮侵衣”则可能寓意着作者对现实与理想间距离的感慨。
颈联“众木随僧老,高泉尽日飞”则以自然界的更替描绘出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树木随着僧人一同老去,高处的泉水日夜不停流淌,这里没有了人类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宁静与永恒。这种景致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许巢作为僧人的生活的映射,表现出诗人对简朴而内在精神生活的向往。
尾联“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直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质问谁能忍受官场的束缚,来到这里就能忘却一切机巧与世俗的烦恼,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和对许巢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