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ù zhōu dòng xī

处州洞溪

作者:方干 
yī shùn jí qī lǐ     jiàn chí yóu shì nán
一瞬即七里   箭驰犹是难
qiáng biān zǒu lán cuì     zhěn dǐ shī fēng tuān
樯边走岚翠   枕底失风湍
dàn yà yuán niǎo dìng     bù zhī shuāng yuè hán
但讶猿鸟定   不知霜月寒
qián xián jìng hé yì     cǐ dì wù chuí gān
前贤竟何益   此地误垂竿

《处州洞溪》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描绘了处州洞溪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逐段解释: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这句诗首先描绘了洞溪的长度和速度感。"一瞬即七里"指的是时间非常短暂,就走了七里路,强调了溪流的快速。"箭驰犹是难"则是说即使以箭的速度行驶也难以超越溪流的速度,进一步突出其快速。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樯边走岚翠"描述了溪流边的山峦和云雾景象,"走"字形象地展现了山岚在溪流边快速移动的样子,"岚翠"则指山间的绿色雾气。"枕底失风湍"意指站在溪流的岸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湍急的溪流之中,这种感觉仿佛是躺在湍急的水流底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溪流的湍急和动态感。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但讶猿鸟定"表达了诗人对溪边猿猴和飞鸟的惊奇,可能是对它们在如此宁静和美丽的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平静的不解。"不知霜月寒"则通过霜月(秋季的月色如霜般寒冷)暗示夜晚的寒冷,引出了诗人的反思,可能在暗指自然的严酷与美好并存。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前贤竟何益"是对古代圣贤的疑问,"何益"意为有什么好处,可能是指追求功名利禄或某些理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表现出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反思。"此地误垂竿"则可能是诗人自问,是否应该在此钓鱼(可能隐喻追求世俗的功利),表达了一种对生活选择的不确定和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通过描绘洞溪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处州洞溪》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诗《处州洞溪》以一种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洞溪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融入了深沉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洞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的动态描述**:“一瞬即七里, 箭驰犹是难”,用夸张的手法(一瞬即七里,意指在极短的时间内走过七里路程)与箭驰的比喻(箭在空中飞行迅速,以此暗示洞溪的蜿蜒曲折,难以一目了然),生动地展现了洞溪的辽阔与蜿蜒,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叹。

2. **中段的静谧与动态结合**:“樯边走岚翠, 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 不知霜月寒”,这一部分描绘了洞溪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动态并存。岚翠(山岚的绿色)与风湍(湍急的水流)形成对比,展现了一幅山川与水景交织的画卷。猿鸟的静止与霜月的寒冷形成了一种静态与动态的和谐,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3. **结尾的哲思**:“前贤竟何益, 此地误垂竿”,这一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前贤,即前人或古代圣贤),表达了对自身存在的思考。这句话既是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前贤的智慧与功绩在这里显得有些“误垂竿”,即投入了一种可能并非必要的关注或努力,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有所取舍,不应过于执着于传统或历史的定义,而是要更加关注当下的体验和自身的存在价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于历史与传统的反思。方干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让这首诗成为了一幅既有自然之美,又富含哲理思考的画卷。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