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chèn xīn sì zhōng dǎo

称心寺中岛

作者:方干 
qì xiàng sì shí qīng     wú rén huà dé chéng
气象四时清   无人画得成
zhòng shān hán dié cuì     liǎng pài lǜ fēn shēng
众山寒叠翠   两派绿分声
zuò yuè hé zēng yè     tīng sōng bù shì qíng
坐月何曾夜   听松不似晴
hùn yuán róng jié hòu     biàn yǒu cǐ xī míng
混元融结后   便有此溪名

《称心寺中岛》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自然景致的诗作,下面逐句解析:

1. **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
- **意译**:这里的四季风光清新脱俗,就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即便是最伟大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和描绘其神韵。

2. **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
- **意译**:群山被寒冷的空气覆盖,绿意盎然,仿佛在远处分出了不同的声音。这里不仅描绘了山的绿意和四季的凉意,还暗示了声音与视觉的交响,创造出一种听觉上的层次感。

3. **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
- **意译**:即使是夜晚,坐在月光下的诗人也并未感到夜晚的寂静和黑暗,而是仿佛被月光之下的松林声唤醒,这里的松林声不再像晴天时那样清脆明亮,而是带有一种夜晚的神秘和深沉。

4. **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
- **意译**:在天地自然力量的融合和塑造之后,才有了这条溪流的出现并有了它的名字。这里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整体性,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神奇与自然之力的奇妙结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称心寺中岛的四季景色、山川之声、月夜松声以及溪流的由来,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每一句都富含哲理,将自然景象与心灵感受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称心寺中岛》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称心寺中岛》是由唐代诗人方干所作,诗中描绘的是一处静谧、自然、脱俗的禅寺之景,充满了深邃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 - 这一句从宏观角度描绘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朗,四季之景的融合,仿佛自然界的四季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越常规的和谐之景,这种景象是无法通过绘画完全再现的,暗示了自然之美的不可言传。

2. **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 - 描述了山峦的翠绿与空气的清凉,以及自然声音的分层,展现了山林的深邃与生命的活力。这里的“寒”不仅指温度的凉爽,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清冷与宁静。

3. **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 - 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月夜静坐与松声听闻的不同感受。即使在夜晚,月光如同白昼般明亮;即使在晴天,松声却能传递出独特的宁静与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超乎寻常的感受力与体验深度。

4. **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 - 这一句借溪流的形成,寓意着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融合与演变,是在混元(宇宙万物的原始状态)的融合之后才得以显现。这里的溪流不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秩序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美感与哲思,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方干以他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内在秩序,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和谐的深沉思考。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