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 juān huā
杜鹃花
dì qì hán bù chàng yán fēng wú dìng shí |
地气寒不畅 严风无定时 |
tiǎo dēng qīng jìn shǎo hē bǐ chǐ shū chí |
挑灯青烬少 呵笔尺书迟 |
bái tù méi yǐ jiǔ chén jī jiāng wèi zhī |
白兔没已久 晨鸡僵未知 |
zhù kàn kāi shèng lì xuān xù lì wéi qī |
伫看开圣历 喧煦立为期 |
《杜鹃花》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杜鹃花》由唐代诗人方干所作,描写了杜鹃花在寒冷、风雪交加的环境下艰难生长的场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坚持、不屈和期望的哲思。以下是逐段解释:
1. **地气寒不畅,严风无定时**:大地的寒气难以散去,严寒的风没有规律地吹来。这两句描述了环境的严酷,暗示了杜鹃花生长的艰难。
2. **挑灯青烬少,呵笔尺书迟**:夜晚,挑亮的灯光下,青色的灯烬显得稀少;呵着笔端,书写信件都显得迟缓。这里通过描绘夜晚的工作场景,进一步展示了环境的寒冷和诗人工作的不易,同时也象征着在逆境中仍需坚持和努力。
3. **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白兔消失已有一段时间,晨鸡是否已僵死尚不知晓。这句通过比喻,以白兔和晨鸡的象征,暗示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和环境的严酷。白兔的消失可能代表了物种在极端环境下的消逝,晨鸡僵死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和生命在严寒中的生存压力。
4. **伫看开圣历,喧煦立为期**:静候着看花开的日期,期待着温暖的日子的到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生机和希望的渴望。杜鹃花的盛开象征着自然界的复苏,也是对新生活与希望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杜鹃花在寒冷环境下艰难生长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希望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坚持、不屈和最终迎来春天与希望的信念。
《杜鹃花》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杜鹃花》描绘了一个冬末春初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充满期待与静谧的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绘环境**:“地气寒不畅,严风无定时,挑灯青烬少,呵笔尺书迟” 描绘了初春时节寒冷而干燥的环境,地下的温暖气息未能完全释放,严寒的风时有时无,挑灯夜读时,灯油快要燃尽,笔尖在寒冷中书写也变得迟缓。这里通过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了一种冬去春来的交替,既冷冽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2. **自然与人的互动**:“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 意味深长。白兔可能象征着季节变化中的生命力,它已经悄悄逝去,意味着冬日的宁静与生命的沉寂。晨鸡的“僵”可能寓意着在寒冷中,一切生物活动都显得迟缓,同时也暗示了期待与新生的曙光即将来临。
3. **情感与期待**:“伫看开圣历,喧煦立为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在漫长的冬日之后,人们开始期盼春天的到来,不仅因为春天带来了温暖与生机,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这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季节变化、生命循环以及人们情感状态的思考,既展现了自然的律动,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冬日寒冷的反思,也有对春天温暖与生机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