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zhōng yuè sēng
赠中岳僧
wèn dào yuǎn xiāng fǎng wú rén jué lù zhǎng |
问道远相访 无人觉路长 |
yè shēn huí diào jí yuè yǐng chū shū chuáng |
夜深回钓楫 月影出书床 |
chán zào liǎo huā fā qín lái shān guǒ xiāng |
蝉噪蓼花发 禽来山果香 |
duō shí yù guī qù xī wàng yòu xié yáng |
多时欲归去 西望又斜阳 |
《赠中岳僧》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方干拜访一位隐居于中岳山中的僧人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归隐向往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问道远相访,无人觉路长**:诗人不远千里,前去寻访僧人,内心充满了对佛教智慧的渴望,但因山路崎岖,行人稀少,使得访客感到道路显得格外漫长。这句话既描写了地理上的距离,也暗示了寻访者精神上的探索和追求。
2. **夜深回钓楫,月影出书床**:夜深时分,诗人结束了与僧人的交谈,准备离开。他发现月光照在湖面上,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月影,而月光也照亮了僧人的书床。这里使用“回钓楫”暗示了平静的湖面,而“月影出书床”则体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僧人生活的简单、清寂。
3. **蝉噪蓼花发,禽来山果香**: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离开僧人住所时,夏日的景象。蝉鸣声中,蓼花绽放,吸引着山中的飞禽前来啄食果香。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
4. **多时欲归去,西望又斜阳**:诗人原本想要离开,但每当望向西方,看到即将下山的夕阳,内心又充满了留恋。夕阳的余晖给诗人带来了对美好时光的不舍,同时也可能是对僧人生活平静、自在状态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对宁静生活和佛教智慧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中找到内心平静的过程。
《赠中岳僧》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赠中岳僧》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诗作,通过对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问道远相访”**:开篇点明了诗的主题——访道。这个访不是一般的探访,而是对智慧和精神境界的追求,显示了诗人对僧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好奇与敬仰。
2. **“无人觉路长”**:这句通过反衬的手法,强调了僧人生活的孤独与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和空间似乎失去了常规的尺度,访客也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3. **“夜深回钓楫,月影出书床”**:这两句描绘了僧人的生活日常。夜晚,他可能在忙碌于修身养性,或是阅读经典。月光洒在书床上,既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4. **“蝉噪蓼花发,禽来山果香”**:这句诗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景象,营造了一种和谐、生机勃勃的环境。蝉鸣、花放、鸟来,都是大自然生命的展示,也是僧人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5. **“多时欲归去,西望又斜阳”**: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僧人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内心的纠结。在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后,诗人似乎有了归隐的念头,但每当望向西方,面对即将落下的夕阳,心中又充满了对尘世的留恋与不舍。这反映了人类对精神追求与现实责任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日常与内心世界,表现了对禅宗精神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对人生、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