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ì pǔ zhōu jiǎ sī cāng dǎo

寄普州贾司仓岛

作者:方干 
zuò lái cóng mù dà     shuí jiàn rù yán nián
坐来丛木大   谁见入岩年
duō bìng zhǎng liú yào     wú yōu yì shì chán
多病长留药   无忧亦是禅
zhī chuáng yí piàn shí     chōng sù yǐn gāo quán
支床移片石   舂粟引高泉
jǐn yuàn qiú xīn fǎ     féng shuí jí nǐ chuán
尽愿求心法   逢谁即拟传

《寄普州贾司仓岛》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方干所作,表达了一种关于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修行的意境。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坐来丛木大, 谁见入岩年**:
这两句描绘了静坐于一片茂盛的树木之中,岁月的流逝仿佛无形,难以察觉。这里的“丛木大”指的是周围树木茂密、繁盛,让人感到置身于自然的宁静之中。“谁见入岩年”则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在这样宁静的自然环境里似乎变得不那么显眼,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止了脚步。

2. **多病长留药, 无忧亦是禅**:
此句表达了对疾病与无虑生活的看法,即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来应对多病的状态,而内心的无虑本身就是一种禅修的体现。禅,通常指的是一种深入内心的修行状态,这里可能是说,即使身体上有疾病,但内心的平静与无忧就是一种与世无争、心如止水的修行状态。

3. **支床移片石, 舂粟引高泉**: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修行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通过移动一块小石头来调整床的位置,以及用高处的泉水磨碎谷物,暗示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对细微之事的注意和对自然的尊重。这些简单的行动可能寓意着修行中的坚持与细致,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4. **尽愿求心法, 逢谁即拟传**: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法门的追求和传播的愿望。他希望在与他人的相遇中,能够传授或分享这些内心修行的方法与心得,即“尽愿求心法”,意为竭尽全力去探索和领悟内心的法门。同时,“逢谁即拟传”则表达了他愿意在任何情况下分享这些内心的智慧和修行的体验,传达出一种广结善缘、普渡众生的精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追求内心平静、修行以及与他人分享这份内心智慧的生活态度。

《寄普州贾司仓岛》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寄普州贾司仓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司仓岛的自然环境与隐士生活,体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环境描绘**:诗的开头描述了岛上的丛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壮大,说明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通过“谁见入岩年”这一句,作者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长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不朽。

2. **生活状态**:“多病长留药,无忧亦是禅”这两句反映了岛上的生活状态。作者以“多病”强调了贾司仓的健康状况,但通过“长留药”说明了他对健康的关注和对自然疗法的信赖。同时,“无忧亦是禅”则暗示了贾司仓通过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来达到无忧无虑的境界,这是一种禅宗思想的体现,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和谐相融。

3. **日常活动**:“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描述了贾司仓日常生活的细节。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看到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关照。移石、舂粟和引泉,这些简单而具体的动作,不仅体现了贾司仓的生活技巧,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4. **心灵追求**:“尽愿求心法,逢谁即拟传”这两句表达了贾司仓对于内心法度的追求以及对知识或智慧传播的意愿。在这里,贾司仓并不局限于个人的修行,而是愿意将所学所悟与他人分享,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性。这反映了方干对于人类社会和谐、知识共享的价值观的推崇。

整首诗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隐士生活状态的刻画、日常活动的细节展示以及心灵追求的表达,构建了一个超然脱俗、和谐宁静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灵自由和平静的向往。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