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xīn zhēng

新正

作者:方干 
qù zhù rú yún hè     piāo rán bù kě liú
去住如云鹤   飘然不可留
hé shān féng hòu xià     yī shí zài gū zhōu
何山逢后夏   一食在孤舟
xì yǔ lián táng wǎn     shū chán jú àn qiū
细雨莲塘晚   疏蝉橘岸秋
yīng huái jiù xī yuè     yè guò shí chuāng liú
应怀旧溪月   夜过石窗流

《新正》古诗词释义:

这首《新正》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一种漂泊不定、怀念往昔的情怀。下面是逐段解释:

**去住如云鹤, 飘然不可留:**
诗句开头描述了诗人的行踪似云鹤般自由自在,去来无常,不可拘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孤独。

**何山逢后夏, 一食在孤舟:**
这里诗人用“何山逢后夏”来象征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寻找。一个“在孤舟”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漂泊状态。整句意为在未知的山中寻找未来,在孤独的船上寻找生活的一点安定。

**细雨莲塘晚, 疏蝉橘岸秋:**
“细雨莲塘晚”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宁静景象,莲花池塘在细雨中显得格外幽静。而“疏蝉橘岸秋”则是秋季的景象,疏落的蝉鸣伴随着岸边橘树的金黄,营造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氛围。

**应怀旧溪月, 夜过石窗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的怀念。想象在夜晚,旧溪边的月光照耀着,穿过石窗,流淌进心田,映照着对往昔温馨回忆的怀念。这种怀旧的情绪加深了全诗的情感层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深深依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漂泊生活中的孤独、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媒介,巧妙地将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融合,传递了一种深邃的情感体验。

《新正》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新正》是一个相对深沉而富含哲理的诗篇。它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自由以及怀旧情感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去住如云鹤,飘然不可留**:这句诗以云鹤比喻人的行踪,云鹤象征着自由和轻盈。诗人通过“去住”和“飘然不可留”的描述,传达出对人生短暂、变化无常的感慨。这种不受拘束、随风而逝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理解。

2. **何山逢后夏,一食在孤舟**:这里诗人提到了时间的流逝,通过“何山”、“后夏”、“孤舟”等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命运的孤独。诗人似乎在思考,即使是在大自然中,人生的孤独和变迁也无法避免。同时,食物的摄入在孤舟上的情景,也可能暗示着物质生活的简单与必要性。

3. **细雨莲塘晚,疏蝉橘岸秋**: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秋日黄昏景象。细雨轻洒在莲塘之上,晚风中传来疏疏落落的蝉鸣。这样的景象既美好又带有一丝寂寥,与前几句的感慨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季节更迭、时光流逝的感慨。

4. **应怀旧溪月,夜过石窗流**: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他想象着在旧溪边,月光穿过石窗洒在地面上的景象。这里的“怀旧溪月”不仅是一幅诗意的画面,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记忆的追溯和对往昔时光的深深眷恋。通过“夜过石窗流”这样的细节,诗人巧妙地将静态的回忆转化为动态的情感流动,增强了诗意的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新正》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体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时间流逝、自由与孤独、以及对过往记忆的深切反思。方干以简练的语言、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以及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独特的诗歌魅力。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