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bì xī shān chán lǎo ( yī zuò zèng hè yǐn sì sēng )

题碧溪山禅老(一作赠鹤隐寺僧)

作者:方干 
jì jì yǒng gōng lǐ     tiān shī cháo lǐ shēng
寂寂永宫里   天师朝礼声
bù xū wén yī qū     hún yù dào sān qīng
步虚闻一曲   浑欲到三清
ruì cǎo qiū fēng qǐ     xiān jiē yè yuè míng
瑞草秋风起   仙阶夜月明
duō nián yuǎn chén yì     cǐ dì yù pū píng
多年远尘意   此地欲铺平

《题碧溪山禅老(一作赠鹤隐寺僧)》古诗词释义:

方干的这首《题碧溪山禅老》是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味的景象,表达对碧溪山禅老的崇敬和对禅修生活的追求。以下是对诗句逐段的解释:

1. **寂寂永宫里,天师朝礼声**:描述了一座沉寂的庙宇内,道士在清晨向神明行礼的景象。这里"永宫"指的是庙宇的永恒、神圣之处。"天师"通常指道教中的高级道士,这里用来泛指道士群体。

2. **步虚闻一曲,浑欲到三清**:在寂静的庙宇里,道士们通过"步虚"(即在空旷的殿内或山林间行步、吟诵,表达对神明的敬意)时,听到了一首曲子,曲子的美妙令人仿佛能直达道教所尊崇的"三清"(即清微、禹步、赤水,象征道教的至高境界)。这里通过音乐的象征性力量,展现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3.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秋天的风吹过,带来了一股祥瑞的气息,仙阶(通往仙境的台阶)在夜晚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瑞草"象征吉祥,"仙阶"则指向通往超凡脱俗的道路,月亮的明亮寓意着内心的清明和照耀。

4. **多年远尘意,此地欲铺平**:多年以来,禅老追求远离尘世的烦恼,渴望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地方铺平通往解脱的道路。这里的"铺平"不仅是物理上的铺路,更是指心灵层面的开拓,表达了对内心世界清净、纯净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溪山禅老修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解脱道路的不断探索。诗中充满了对道教修行哲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题碧溪山禅老(一作赠鹤隐寺僧)》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题碧溪山禅老》或《一作赠鹤隐寺僧》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通过对碧溪山禅师生活的描述和想象,营造了一种清幽、超脱、神秘的佛教修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以下是对此诗的赏析:

1. **题目与背景**:诗的题目“题碧溪山禅老”或是“一作赠鹤隐寺僧”点明了对象是禅宗高僧,暗示了作品可能与僧人修行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有关。碧溪山与鹤隐寺作为背景,提供了自然与修行的双重环境,营造了远离尘嚣、接近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氛围。

2. **首联“寂寂永宫里,天师朝礼声”**:此句描绘了禅师修行的静谧环境。"寂寂"表现出环境的宁静,"永宫里"则可能是指深山中的寺庙,"天师朝礼声"虽然提到一些世俗的活动,但也在这片宁静中显得格外有秩序和仪式感,反映了修行者与外界的和谐共存。

3. **颔联“步虚闻一曲,浑欲到三清”**:“步虚”指的是在修行中行走在虚空中,这里象征了禅师修行的深度和纯净。"一曲"暗示了音乐或颂经的声音,使人仿佛听到了超越尘世的声音,"浑欲到三清"则是表达了通过修行能够达到心灵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境界,暗示了禅宗修行的最终目标。

4. **颈联“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通过“瑞草”和“仙阶”这些意象,诗人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环境,"秋风起"与"夜月明"不仅渲染了时间与空间的氛围,也暗示了禅师修行的时间和地点的自然之美,体现了修行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5. **尾联“多年远尘意,此地欲铺平”**: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多年修行、远离尘嚣的钦佩之情。"此地欲铺平"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将这种清净、超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通过诗文传播,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并理解,表现出对佛法传播的渴望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综上所述,方干的这首诗通过描绘碧溪山禅师修行的环境和生活,不仅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邃与静谧,也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心灵和谐统一的向往,以及对佛法传播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意境的佳作。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