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ǔ

作者:方干 
wàng jī shì yì kōng     chán yǔ wò zhōu tóng
忘机室亦空   禅与沃州同
wéi yǒu bàn tíng zhú     néng shēng jìng rì fēng
唯有半庭竹   能生竟日风
sī shān hǎi yuè shàng     chū dìng yìn xiāng zhōng
思山海月上   出定印香终
jì hòu chuán yī zhě     hái xū lì xuě zhōng
继后传衣者   还须立雪中

《柳》古诗词释义:

作者:方干
标题:柳

这句话开始讲述了一个和尚生活于一座充满平静与禅意的修道院中,他的内心早已忘记了外界的纷扰(忘机室亦空,禅与沃州同)。这里的“沃州”是一个象征佛教修行之地的地方名,意在强调这位和尚的修行环境如同佛教圣地沃州般宁静。

接着描绘了修道院中独特的景观:庭院中生长着半庭的竹子,竹林中能吹起整天的轻风(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这里竹子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隐喻着修行者的坚定与清新,而“竟日风”则象征着这种静谧与永恒的存在。

进一步,诗人提到这位和尚在静夜里会思念群山和月光下的美景(思山海月上)。月光洒在群山上,给他的内心带来宁静,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述了和尚在冥想结束后,通过佛香的燃尽来结束他的静定状态(出定印香终)。这里“印香终”可以理解为,通过冥想和佛香的燃尽,他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理解。

最后,诗人提到在他之后,传承衣钵(佛教中表示导师将教义、法统传授给弟子的行为)的人,还需要在严寒中立雪(即顶礼膜拜于雪地之中,比喻极高的敬意和执着的追求),象征了对精神传承的坚韧与坚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和尚的日常修行生活,以及对自然和精神传承的思考,展现了对宁静、自然、禅宗修行以及对后辈精神导师的敬仰与期待的主题。

《柳》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柳》并非直接以柳树为主题,而是通过“柳”作为隐喻或象征,描绘了一个僧人(作者自指)追求禅悟和精神境界的隐居生活。让我们一起逐句赏析这首诗的深层意义。

1. **忘机室亦空,禅与沃州同**:此句暗示了作者居住的禅室是远离尘嚣、心灵空灵的地方。禅,即禅定或禅悟,这里与“沃州”(佛教圣地,比喻精神上的富饶之地)相提并论,强调了其精神追求的深度和广度。

2.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通过“竹”这一元素,诗人表达了在简朴生活中的自然之美。竹子的坚韧和清高象征了作者的品格,同时“能生竟日风”说明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禅宗中关于生命和宇宙循环的哲思相呼应。

3.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此句描绘了夜晚静坐禅定的场景。通过想象“山海月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禅定时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出定后,用“印香终”来比喻心灵的平静与满足,似乎是在强调通过禅修达到的内心纯净与和谐。

4. **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这是全诗中最为著名的一句,引用了禅宗故事中“立雪”(指禅宗六祖慧能向五祖弘忍求法时,为悟道不倦而立于雪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后世传法者的期待和要求。通过“传衣”(禅宗中传承衣法象征传承佛法),诗人强调了精神传承的重要性,同时暗示了自己对精神智慧的坚守和传承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或作者)在禅修生活中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禅宗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禅悟和精神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