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yáo hé yuán wài fù jīn zhōu

送姚合员外赴金州

作者:方干 
yáo yè rě fēng chuī     lín dī ruǎn shèng sī
摇曳惹风吹   临堤软胜丝
tài nóng shuí wèi shí     lì ruò zì nán chí
态浓谁为识   力弱自难持
xué wǔ zhī fān xiù     chéng zhuāng yè zhǎn méi
学舞枝翻袖   呈妆叶展眉
rú hé yī pān zhé     huái yǒu yòu tí shī
如何一攀折   怀友又题诗

《送姚合员外赴金州》古诗词释义: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方干。在诗中,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描写,借送别友人姚合员外赴金州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下面是逐段解释:

### 1.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诗人用“摇曳”描绘了岸边柳树轻柔的姿态,在微风中摇摆,仿佛被风吹动,具有极强的动态感。而“临堤软胜丝”则是用柔软的柳条来比作丝线,强调其柔软和灵动的特性。这里通过生动的视觉形象,营造出送别时温柔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 2.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态浓”指的是柳树的姿态丰富饱满,却无人能完全理解和欣赏其美。这不仅是对柳树之美的赞誉,也是对友人姚合才华的赞赏与感慨,暗示其如柳树般才华横溢却少有人识的境遇。而“力弱自难持”则从侧面展现了柳条本身的力量不足,难以承受重物,暗喻友谊在现实面前的脆弱与不易维持。

### 3.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这里以柳树“学舞”、“枝翻袖”、“叶展眉”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轻盈摇曳的情景,同时赋予柳树人的动作和表情,使其更具生命力和情感。通过这些动态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气氛,暗示了姚合员外的旅途虽充满未知,但如柳树一般,有着勃勃生机与希望。

### 4.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攀折柳枝的动作引出话题,表达了对姚合的深厚情感。攀折柳枝不仅是送别的仪式,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紧接着,诗人自然地联想到“题诗”,这不仅是对友人的留念,也是对这段友谊的永恒纪念。在这一环节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以及自己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送别的深情,还蕴含了对友谊、才华和旅途的深思,传达出诗人对姚合员外赴金州时的复杂情感。

《送姚合员外赴金州》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题为《送姚合员外赴金州》,实际上虽然标题中提到了“送”,但这首诗的主体内容却是在描绘河边柳树的形态与动态,其寓意和情感并未直接体现在“送别”上,而是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是一种典型的借物抒情之作。

### 题目及背景解读
- **题目**:“送姚合员外赴金州”表明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即在姚合即将离开之际,方干通过描绘河边柳树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 **作者**:方干,唐代诗人,以写送别诗和山水田园诗著称。
- **收件人**:姚合,唐代诗人,与方干交情深厚。

### 诗的赏析
1. **起句“摇曳惹风吹”**:开篇描绘柳树在春风中的轻摆舞动,既表现了柳树的柔美和生命力,也为整首诗营造了动态的美感。
2. **“临堤软胜丝”**:进一步描写了柳枝的柔软,将柳枝比作丝线,强调其质地的轻盈和柔美。
3. **“态浓谁为识”**:柳树的姿态虽然浓烈,却无人欣赏,象征着世间美好的事物往往容易被忽视,这里暗含了对友人的隐忧。
4. **“力弱自难持”**:柳枝虽然柔弱,但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姿态,这里既是对柳树的赞美,也是对姚合坚韧不拔性格的隐喻。
5. **“学舞枝翻袖”**:生动描绘了柳枝在风中摆动的场景,仿佛在跳舞,袖摆随风,形象生动。
6. **“呈妆叶展眉”**:通过“叶展眉”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在春风中展现的生机与活力。
7.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诗人以一个行动“攀折”柳枝,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通过“怀友又题诗”这一行为,既表达了送别之情,也传递了对友谊的珍视。

### 总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深刻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柳树的美丽与生命力,更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离别的不舍。方干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既有自然之美,又富含人文之深,体现了唐代诗人善于借物抒情的艺术特色。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