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jiāng líng wáng shào fǔ
寄江陵王少府
zhǎn chì kāi fān zhǐ dài fēng chuī xū chéng shì gǔ jīn tóng |
展翅开帆只待风 吹嘘成事古今同 |
yǐ hū duàn yàn guī xíng lǐ quán shèng kū lín zài zhé zhōng |
已呼断雁归行里 全胜枯鳞在辙中 |
ruò xǔ sǐ qián ēn shǎo bào zhōng qī yán xià mìng qián tōng |
若许死前恩少报 终期言下命潜通 |
lín qí zài bài wú yú shì yuàn qǔ wén zhāng dá shèng cōng |
临岐再拜无馀事 愿取文章达圣聪 |
《寄江陵王少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方干对江陵王少府的一种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逐段的解释:
1. **展翅开帆只待风**:诗人以“展翅开帆”来比喻自己对施展才华的期待。这里的“风”代表着机遇或外界的助力。这句话暗示了诗人渴望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正如展翅的鸟儿等待风来扬帆航行。
2. **吹嘘成事古今同**:这里的“吹嘘”可能是一种比喻,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可能包括机遇、策略或努力)来实现事情。这句话强调了古今不变的道理,即成事离不开恰当的时机或条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一原则都适用。
3. **已呼断雁归行里**:这一句使用“断雁”(失群的雁)作为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对被暂时分离的、希望早日团聚的情感。这里“呼”字表达了期待和呼唤,暗示诗人希望能与王少府(可能也是他的朋友或知音)重新团聚,共同追求事业或理想。
4. **全胜枯鳞在辙中**:以“枯鳞”(干涸的鱼)和“辙中”(车辙里)作为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在困境中挣扎,对比于前面的“呼断雁归行里”的情境,这里突出了困境中的无助感。通过比较,强调了诗人与王少府共同克服困难、重获生机的愿望。
5. **若许死前恩少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回报王少府(或可能指其他对他有恩的人)的遗憾。这里的“恩”既包含了对友情的重视,也有可能指对事业上的支持和帮助。诗人对未能充分回报这份恩情感到愧疚。
6. **终期言下命潜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王少府或对方能理解自己的心声和努力,暗示了他希望通过言语来沟通,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期望,期待对方能感知并认同他的想法和努力。
7. **临岐再拜无馀事**:在离别之际(岐即歧路,这里是离别的代称),诗人再次拜别,表达了对友谊和别离的深情。这句话暗示了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和尊重。
8. **愿取文章达圣聪**: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来达到君王(圣聪)的耳目,即通过文学作品来影响和改变社会或实现个人理想。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才华与影响力的一种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机遇、才能和未来的深切思考与期望。
《寄江陵王少府》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寄江陵王少府》是一首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志向高远的诗歌,它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同时也透露出对仕途和理想的深深期待。
首联“展翅开帆只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开篇即以“展翅开帆”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等待时机,渴望乘风破浪,追求事业成功的决心。这里的“风”象征着机遇与外在的助力,与“古今同”形成呼应,表明这种追求不随时间而变,古今皆然。
颔联“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通过比喻,表达诗人对王少府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比自己的现状与“断雁归行”、“枯鳞在辙”的形象,展现了诗人虽处困境但依然抱有期待与希望的心态。断雁象征离群的孤独,枯鳞则表现处境的困顿,而能够回归与得以解脱的期望,则隐含着对友情和希望的向往。
颈联“若许死前恩少报,终期言下命潜通”,诗人表达了即使在生前可能无法完全报答朋友的恩情,但也希望能够在言语中表达内心的诚挚与敬意,通过智慧和才华的交流,与朋友心灵相通。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尾联“临岐再拜无馀事,愿取文章达圣聪”,在分别的时刻,诗人以再三的拜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对君王的忠诚和希望。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王少府个人的敬重,也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责任的承担,以及通过文学作品为国效力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事业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的渴望,展现了其人格的高尚与理想主义色彩。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情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