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zhōu yáng tíng yán shì jì yú shǐ jūn
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
chí tíng cái yǒu èr sān mǔ fēng jǐng shèng yú qiān wàn jiā |
池亭才有二三亩 风景胜于千万家 |
sè sè lín pái quán xiàng zhú xīng xīng xuè rǎn bàn yuán huā |
瑟瑟林排全巷竹 猩猩血染半园花 |
bìng chuáng yī zhěn féng chūn jǐn yuán bǐ chí bēi dào rì xié |
并床欹枕逢春尽 援笔持杯到日斜 |
guàn jiǎo xiāng zhī chéng bái shǒu ér jīn huān xiào mò zī jiē |
丱角相知成白首 而今欢笑莫咨嗟 |
《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由唐代诗人方干所作,表达了一位诗人对友人(使君,可能指的是当时的州府官员)的怀念和感慨。全诗共有八句,我们可以逐句解释:
1. **池亭才有二三亩, 风景胜于千万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池塘和亭子,占地面积虽不大(二三亩,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但风景却极其优美,胜过其他千万家的景致。
2. **瑟瑟林排全巷竹, 猩猩血染半园花**
描述了池塘四周竹林的景象,竹子整齐排列,充满生机,宛如音律和谐的旋律。同时,花丛中似乎有猩猩的鲜血染红了部分花朵,这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着鲜花的鲜丽如同猩猩的鲜血一样夺目,或者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热烈。
3. **并床欹枕逢春尽, 援笔持杯到日斜**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里共处的情景。他们并肩而卧,靠着枕头,度过了一个悠闲的春日,直到太阳西斜。这里的“并床欹枕”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援笔持杯”则展现了他们享受生活、创作与饮酒的悠闲时光。
4. **丱角相知成白首, 而今欢笑莫咨嗟**
“丱角”是古代儿童的发型,这里指少年时代。诗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从少年时代相识相知,一路陪伴彼此成长,直到白发苍苍。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祝愿,希望如今还能共享欢笑,不要为过去的失去而悲伤,体现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友谊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呈现出一幅既充满自然美景又蕴含丰富情感的生动画面。诗歌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漳州阳亭独特风光的赞赏,以及对老友重逢的喜悦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 描绘自然风光**
首句“池亭才有二三亩,风景胜于千万家”直接点明了阳亭的地理位置虽小,但风景却胜过无数大庭广厦,展示了诗人的审美眼光之独特。接下来的“瑟瑟林排全巷竹,猩猩血染半园花”通过“瑟瑟”一词描绘了竹林的清幽,用“猩猩血染”夸张地形容花色之艳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阳亭内的自然之美。
**2. 表达友情与怀念**
“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阳亭中欢聚一堂、畅饮长谈的场景,通过“春尽”和“日斜”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3. 情感与哲思**
“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则深刻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从年轻时的相识到白发苍苍的今日,诗人通过这一对比,不仅表达了对老友的深情厚谊,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人通过这样的诗句,既抒发了对友情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生命与时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方干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漳州阳亭的美丽风景,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友情的深情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哲思,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