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ēng xīn chéng xiàn lóu zèng cài míng fǔ

登新城县楼赠蔡明府

作者:方干 
qǐ zhī píng dì shì tiān tāi     zhū hù shēn shěn bié jìng kāi
岂知平地似天台   朱户深沈别径开
yè xiǎng lù chán chuān shù qù     xié xíng shā niǎo xiàng chí lái
曳响露蝉穿树去   斜行沙鸟向池来
chuāng zhōng zǎo yuè dāng qín tà     qiáng shàng qiū shān rù jiǔ bēi
窗中早月当琴榻   墙上秋山入酒杯
hé shì cǐ zhōng rú shì wài     yīng yuán yáng hù shì xiān cái
何事此中如世外   应缘羊祜是仙才

《登新城县楼赠蔡明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登新城县楼赠蔡明府》由方干创作,表达了一种超脱世间的清新淡雅之情,通过描绘新城县楼的景致和氛围,表达了对蔡明府(县令)的赞美以及对其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岂知平地似天台,朱户深沈别径开,曳响露蝉穿树去**:
- 这句话用“天台”(中国著名的山岳,以道教名山著称)来比喻新城县楼下的平原,表示此处虽然在地面上,但如同置身于幽静、神圣的山岳之中。"朱户"指的是红门,"别径"则表示不同于寻常的道路,这里描绘了一种独特、幽静的环境。
-"曳响露蝉穿树去"描述了露水中的蝉鸣,它发出的声音随着它在树间穿梭而回响。这一句通过动听的蝉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2. **斜行沙鸟向池来**: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沙鸟(可能是指水鸟)斜着飞行,向着池塘而来。"斜行"表现出鸟儿飞行时的姿态,与前句蝉的动态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

3. **窗中早月当琴榻, 墙上秋山入酒杯**:
- 这两句诗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描述了夜晚的美景。"早月"与"秋山"分别通过窗户和墙壁呈现出来,营造出一种超越日常、仿佛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当琴榻"和"入酒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世俗的感受,仿佛晚上的月色和秋山都成为调和琴音和增添酒趣的元素。

4. **何事此中如世外, 应缘羊祜是仙才**:
-"何事此中如世外"是对前面描述的一切景象的感慨,表达了这里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应缘羊祜是仙才"借用了历史上的名将羊祜的典故,暗示新城县楼及其环境的主人(蔡明府)拥有超越常人的才华与品德,能够创造出这样的超凡脱俗之境。"仙才"不仅指的是蔡明府本人,也表达了对蔡明府治理能力的极高赞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环境和超凡人物的向往与赞美,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登新城县楼赠蔡明府》古诗词赏析:

《登新城县楼赠蔡明府》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登楼所见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蔡明府的赞美之情。全诗风格清新脱俗,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沉感悟和对友人的崇高敬意。

首联“岂知平地似天台,朱户深沈别径开”以设问的形式开篇,以天台山的壮丽景象作比,暗喻新城县楼所在的环境如同仙境,暗示了蔡明府治下的新城县充满了诗情画意。接着“朱户深沈别径开”描绘了县楼周围幽静雅致的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意象。

颔联“曳响露蝉穿树去,斜行沙鸟向池来”通过“露蝉”和“沙鸟”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蝉的叫声在露水的滋润下更为悦耳,它们穿林而过,仿佛在为诗人引路;而沙鸟则斜着翅膀,轻巧地掠过水面,向池塘飞去,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机。

颈联“窗中早月当琴榻,墙上秋山入酒杯”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早月和秋山融入日常生活中,窗中明亮的月光如同琴榻上的光辉,墙上悬挂的秋山图则仿佛被倒映在酒杯之中,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雅致。

尾联“何事此中如世外,应缘羊祜是仙才”表达了诗人对蔡明府的赞美。诗人通过“世外桃源”的比喻,表达了对蔡明府治理下的新城县环境的赞美,暗示了这里如同世外仙境一般,而这种仙境般的环境,据诗人推测,可能是由于蔡明府的仙才所致。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赞扬。方干的这首诗风格独特,情感丰富,体现了其作为唐代诗歌大家的深厚造诣。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