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xìn zhōu gāo yuán wài
赠信州高员外
bì shí pān luó qù bù mí xíng shí jǔ bù shì dān tī |
避石攀萝去不迷 行时举步似丹梯 |
dōng xuān hǎi rì yǐ xiān zhào xià jiè chén jī yóu wèi tí |
东轩海日已先照 下界晨鸡犹未啼 |
guō lǐ yún shān quán zhàn sì cūn qián zhú shù bàn cáng xī |
郭里云山全占寺 村前竹树半藏溪 |
xiè gōng yín wàng duō lái cǐ cǐ dì yīng jiāng xiàn shǒu qí |
谢公吟望多来此 此地应将岘首齐 |
《赠信州高员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为信州的高员外所作的赠诗。我们可以逐段解释一下其诗意:
1. **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这一句描述了高员外在前往某个地方的途中,避开石头,攀爬藤蔓,行走得十分自然,就如同走在华丽的丹梯上一般。形象地表现了高员外的行动自如和行进路线的优美。
2. **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这里描绘的是高员外到达一个东边的窗轩时,太阳已经从海面上升起,照耀在他的面前,而下方的世界,可能指的是信州城,此时还尚未响起鸡鸣声。表现出高员外到达的时间之早,也暗示了一天之始的美好与宁静。
3.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这一句描述的是高员外所在的环境,城郭里的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完全占据了寺庙的空间,而村前的竹林和树木,似乎将溪流的一部分都隐藏了起来。这一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充满了诗情画意。
4. **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这里引用了谢灵运(谢公)的故事,表达了高员外所处之地的风景之优美,以至于像谢灵运那样喜爱山水、善于吟诗的文人,都经常来到这里。这里的“此地应将岘首齐”是说高员外所在的地方,风景之美与岘首山(古代著名的山,与谢灵运的诗歌中常出现的山相对应)可以相提并论,进一步赞美了高员外所处环境的优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高员外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高员外所处环境的和谐与美好,表达了对高员外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向往和颂扬。
《赠信州高员外》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方干为信州高员外所作的赠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高员外的行踪与生活环境,以及对高员外人格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名胜的敬仰。
首联“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高员外行走于山间小径时的情景。他如同在石上攀登、在藤上攀援,这形象地展现了山地行进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高员外在寻找真理或实现理想时的坚定与执着,如同攀登山梯一般,虽然曲折艰辛,但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不会迷失方向。
颔联“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描绘了清晨的日出景象,海日先照意味着在高员外所在之处,日光最先照亮,展现了高员外生活环境的宁静与美好。晨鸡犹未啼则进一步突出了时间之早,暗喻了高员外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是对高员外早起勤勉品质的赞美。
颈联“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展现了高员外居住地周边的自然风光,云山占据着城市边缘,竹树半掩溪流,景色宁静而神秘。这不仅描绘了高员外生活的环境,也隐含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提到了历史上的名士谢公(可能是谢灵运),表达了对高员外的钦佩,认为他所居住、活动的地点,环境之美、境界之高,堪与历史上的名胜之地相媲美。这不仅是对高员外人格的赞美,也是对他生活品质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高员外生活的环境之美,也体现了作者对高员外品格的敬仰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