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òng dì zǐ wǔ xiù cái fù jǔ

送弟子伍秀才赴举

作者:方干 
zhāng nán bà jùn rú zhī rèn     èr shí sì zhōu xiāng cì yíng
漳南罢郡如之任   二十四州相次迎
pō àn qí fān yóu lì bài     lián shān fēng yǔ tàn rén xíng
泊岸旗幡邮吏拜   连山风雨探人行
yuè zhōng yǐ zhào yín yú pǔ     huā dǐ chuí biān zuì fèng chéng
月中倚棹吟渔浦   花底垂鞭醉凤城
shèng zhǔ cǐ shí sī gòng lǐ     yòu yīng hé chǔ jiù cāng shēng
圣主此时思共理   又应何处救苍生

《送弟子伍秀才赴举》古诗词释义:

### 诗词逐段解释:

1.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漳南罢郡如之任:** 漳南指漳州以南地区。"罢郡"意为去职,可能指伍秀才辞去了某官职。"如之任"则表明他即将前往新的地方。这句话暗示了伍秀才即将踏上新的旅途,前去担任新的职务。

**二十四州相次迎:** 这里说二十四州相继迎接,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寓意着迎接到伍秀才的众多地方。这反映了他受人尊敬与欢迎的程度,以及他在地方的影响力。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描述了伍秀才停船靠岸的场景,岸上旗帜招展,邮吏(负责传递信件的官员)拜迎,同时,连绵的山中风雨中似乎有人在艰难行走,暗示着伍秀才的旅程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与考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这两句描绘了伍秀才在旅途中独特的场景。在月色下倚靠船桨吟诗于渔浦(可能是指停泊船只的河流或港口),在花丛中垂鞭而行,醉游于繁华的都市(凤城可能是指某座繁华的城镇或城市)。这不仅是对旅途美景的描写,也体现了伍秀才的高雅情趣和豁达心境。

**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圣主"指的是天子,意指君王。这两句表达了对君王的尊敬与期待,认为君王此时可能正在思念如何与伍秀才一起治理国家,思考如何在其他地方拯救苍生(民众)。这表达了作者对伍秀才能力的认可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伍秀才赴任的旅程,展现了他对知识与事业的追求,以及在旅途中的独特风采,同时也寄托了对君王的期待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送弟子伍秀才赴举》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送弟子伍秀才赴举》是一首送别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切关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赴举学子的旅途艰辛与精神风貌,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期待与祝福,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首联“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开篇即点明友人即将踏上赴举的旅程,从漳南的罢郡到二十四州的依次迎接,不仅描绘了路途的漫长和繁杂,也隐含了对友人肩负重任、赴试的尊重与崇敬。

颔联“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进一步渲染了友人旅途的艰难。码头上,旗帜飘扬,邮吏恭敬地迎接,表明了沿途官民对友人的尊重。而“连山风雨”则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遇到的恶劣天气,象征着友人面临的重重困难和挑战。

颈联“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友人赴举途中的精神面貌。月夜倚舟吟唱,渔浦中充满诗情画意;春风拂面,花丛中轻鞭醉游,既表现了友人赴试前的从容不迫,也展现了其内心的高远志向。

尾联“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圣主的“思共理”寄托了对友人在科举成功后能够参与国家治理、为百姓谋福利的期待。而“救苍生”则展现了作者和友人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仕途中为改善社会状况、为民谋福作出贡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赴举旅程的描绘,不仅表现了深厚的友情,也体现了对社会进步和个人责任的深切思考,展现了方干作品中独特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