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é zhèng shàng mù zhōu hú zhōng chéng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作者:方干 
dào xiàn què yīng xián shuǐ kuò     lí jiā zhōng shì jiàn shān shū
到县却应嫌水阔   离家终是见山疏
shēng gē bù zhù nán cí jiǔ     zhōu jí jiāng xíng fù dān shū
笙歌不驻难辞酒   舟楫将行负担书
wéi zhèng bì néng ān chǔ lǎo     xiàng gōng yóu kě diào huái yú
为政必能安楚老   向公犹可钓淮鱼
luán huáng qǔ biàn duō rú cǐ     lüè dì xié fēi shàng tài xū
鸾凰取便多如此   掠地斜飞上太虚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古诗词释义:

方干的这首《德政上睦州胡中丞》描绘了作者对胡中丞政绩的赞美和对其才能的钦佩。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到县却应嫌水阔,离家终是见山疏**:
这两句反映了胡中丞初到地方(可能是指睦州,即现在的浙江省建德市)时的处境。他说到了这个地方后可能会嫌水道太宽(可能暗示环境的陌生和挑战),但同时也提到远离家乡后,与山的距离更为明显,意味着他在新的环境中有更多的探索和适应的余地。

2. **笙歌不驻难辞酒,舟楫将行负担书**:
这两句描述了胡中丞在公务之余的生活方式和对工作的投入态度。即使在欢宴的时刻,因为公务在身,他难以摆脱工作,即便是面对佳肴美酒也不得不保持警觉。在准备启程之际,他还要携带大量的书籍和文书,表明他不仅重视娱乐放松,更重视日常的行政事务。

3. **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
这两句赞扬胡中丞的政绩和治理能力。他说他必定能够使地方的老年人得到安宁和幸福(“安楚老”可能指治理地方,让百姓安宁),并且即便是在公务繁忙时,他也能像钓鱼一样从容不迫,表现出他处理政务的灵活和高效。

4. **鸾凰取便多如此,掠地斜飞上太虚**:
最后两句通过比喻来赞美胡中丞的才能和成就。鸾和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才能。这句诗意思是说,像鸾凰这样才华横溢的人,通常都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像掠地斜飞的鸟一样,自由翱翔于广阔的天空。这不仅是对胡中丞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是对他治理地方、实现政绩的一种理想化的描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胡中丞在政务、生活乃至才情方面的高度赞赏和肯定。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为睦州(今浙江建德)的胡中丞(可能指的是一位官员或有权力的人物)所作的一首赞颂德政的诗歌。方干是唐代晚期的一位隐逸诗人,以写赠诗而闻名,经常在诗中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与颂扬。

首先,我们从诗的结构和语言风格来看,这首诗以对胡中丞的正面描述为主,通过对比手法,强调胡中丞在离家从政与处理政务上的不同侧面。首联“到县却应嫌水阔,离家终是见山疏”,通过水阔山疏的自然景象,隐喻胡中丞从政时面临的远离家庭与熟悉的环境,暗示其离开舒适之地的牺牲与挑战。

接下来,颔联“笙歌不驻难辞酒,舟楫将行负担书”,则进一步描绘胡中丞与民同乐,同时又不得不面对离别与行动的场景。诗人以“难辞酒”表现了胡中丞在与百姓欢聚时的不舍,以及“负担书”暗示他在离别之际,仍肩负着政务与责任,难以完全摆脱工作的束缚。

颈联“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则是对胡中丞政治才能的正面赞扬。这里的“楚老”可以理解为地方的老年人或普通百姓,胡中丞被期待能为他们带来安宁和幸福。同时,“钓淮鱼”作为比喻,可能暗示胡中丞有能力在政治的“水中”捕捉到有利于百姓的“鱼”,即治理地方的策略与成效。

尾联“鸾凰取便多如此,掠地斜飞上太虚”,通过鸾(凤凰)与凰的比喻,以及它们“掠地斜飞上太虚”的形象,赞美胡中丞在为政上,能够像鸾凰一样自由地运用智慧与才能,最终达到高远的境界,象征着胡中丞的政治抱负与远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中丞从政经历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其德行与才能的赞美,展现了方干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崇高评价。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生活场景的巧妙结合,诗人表达了对胡中丞及其所代表的高尚德行的敬仰与颂扬。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