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jìn yún fù jùn xī liú bǎi lǐ qīng zhào yī fà céng bù chóng cháo … duàn láng zhōng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段郎中
jūn cí jiù lǐ yī nián qī yì zhì xīn shēn yì zì zhī |
君辞旧里一年期 艺至心身亦自知 |
zūn jǐn lí rén kàn běi dǒu yuè hán jīng què rào nán zhī |
尊尽离人看北斗 月寒惊鹊绕南枝 |
shū huí cè shì zhēn yīng jué zhào chū cūn tán jú wèi shuāi |
书回册市砧应绝 棹出村潭菊未衰 |
yǔ ěr xiāng féng zhōng bù yuǎn zuó wén mì jiān zài tái chí |
与尔相逢终不远 昨闻秘监在台墀 |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段郎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方干创作,标题为《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段郎中》,通过对自身离别旧地与前往郡地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于友情、成长与期待的感慨。下面逐段解释:
1. **君辞旧里一年期,艺至心身亦自知,尊尽离人看北斗,月寒惊鹊绕南枝**
这一句诗反映了诗人离开已居住一年的故乡,内心充满了对于自身技艺和身心成长的自信。他特意提到“尊尽离人看北斗”,意指在离别之际,与亲人或朋友告别,抬头看北斗星,寓意着对未来的指引和方向。同时,“月寒惊鹊绕南枝”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下的凄冷场景,惊起了栖息的喜鹊绕着南边的树枝飞舞,暗示着离别的伤感与对未来的不确定。
2. **书回册市砧应绝,棹出村潭菊未衰,与尔相逢终不远,昨闻秘监在台墀**
在这段诗中,诗人用“书回册市砧应绝”描绘了离别前的日常生活场景,可能是指整理行装、告别市集的场景,而“砧”则暗示了将衣物晾晒或缝补的动作。他接着提到“棹出村潭菊未衰”,意味着在前往郡地的途中,他看到溪流中泛舟而出,村边的菊花还未凋谢,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旅途中发现的美的感慨。
最后两句“与尔相逢终不远,昨闻秘监在台墀”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友人段郎中再次相聚的期待,提到“秘监在台墀”可能暗示着段郎中可能在高位或是重要职位上,这让诗人对未来的相聚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综上所述,这首诗既是对自身成长的自我反思,也是对离别之苦的感伤,同时对未来的相聚充满了期待。通过诗人描绘的场景,读者可以感受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段郎中》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诗,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友人旅程中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长途跋涉的关切与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真挚感慨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直陈情意**:“君辞旧里一年期”,开篇即点明了友人离别家乡的长期与决心,一年的约定昭示了两地的相思与期待,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调。
2. **深入描绘旅途**:“艺至心身亦自知”,诗人在友人身上的“艺”,可能是指技艺、学识或修为,这里的“自知”既是对个人成长的自省,也是对旅途艰辛的体悟,表达了对友人追求与成长的赞赏与理解。
3. **描绘离别场景**:“尊尽离人看北斗,月寒惊鹊绕南枝”,用离别时天际的北斗星和寒冷月光下惊飞的鹊鸟,渲染了离别的凄清与不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离别时刻的情感深度。
4. **回忆与现实交织**:“书回册市砧应绝,棹出村潭菊未衰”,前一句写友人远行后,家乡的生活场景,如书信回寄、市集的砧声停歇,体现了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后一句则描绘友人乘舟出发时,村边潭水中的菊花还未凋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与前面的离别形成对比,寄寓了对友人旅程中仍能发现美好事物的希望。
5. **展望重逢**:“与尔相逢终不远,昨闻秘监在台墀”,诗人相信与友人的重逢并不遥远,而且透露出友人可能与高位之人有联系的消息,可能预示着友人未来有好的发展,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旅程、重逢的各个阶段,既有对友情的深厚感慨,也有对人生旅途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