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zhōng chéng zǎo méi
胡中丞早梅
jī jiàn xī tuān shì mò píng piāo rán yī yè ruò wèi chéng |
激箭溪湍势莫凭 飘然一叶若为乘 |
yǎng zhān qīng bì kāi tiān xià dòu zhuǎn hán wān bì shí léng |
仰瞻青壁开天罅 斗转寒湾避石棱 |
cháo niǎo yè jīng lí dǎo shù tí yuán zhòu qiè xià yán téng |
巢鸟夜惊离岛树 啼猿昼怯下岩藤 |
cǐ zhōng míng rì xún zhī jǐ kǒng shì lóng mén bù yì dēng |
此中明日寻知己 恐似龙门不易登 |
《胡中丞早梅》古诗词释义:
作者方干的《胡中丞早梅》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景图,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下面是逐段解释:
1. **激箭溪湍势莫凭, 飘然一叶若为乘**:
这句话描绘了溪水湍急,如同箭矢般迅速流淌,难以被驾驭。漂浮在溪流中的一片叶子显得轻盈、自由,但也暗示着在这种自然力量面前的脆弱。
2. **仰瞻青壁开天罅, 斗转寒湾避石棱**:
诗人仰望峭壁,壁立千仞,仿佛天空中裂开了一道缝隙。寒湾处水流绕过岩石的尖棱,展现了一种与险峻自然的和谐共存。
3. **巢鸟夜惊离岛树, 啼猿昼怯下岩藤**:
白天,猿猴因为害怕而不敢从岩石上的藤蔓下行;夜晚,鸟儿惊慌地离开岛上的树。这些动物的恐惧和行为,暗示着自然环境的险恶与生命的脆弱。
4. **此中明日寻知己, 恐似龙门不易登**:
最后两句表达了寻找心灵伴侣或知音的愿望,但同时也暗含了寻找的过程可能艰难甚至不可能实现,就像想要通过龙门那样困难。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险峻,也抒发了诗人对知音难求的感慨,寓意着在复杂多变的自然与社会中,寻找理解与共鸣的渴望,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不易与挑战。
《胡中丞早梅》古诗词赏析:
《胡中丞早梅》这首诗描绘了胡中丞观赏早梅的景象与心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的交融。方干作为唐代诗人,其诗作风格清丽,善于在自然景物中寄托个人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描写**:“激箭溪湍势莫凭, 飘然一叶若为乘”。开篇即以“激箭溪湍”来形容溪流的急湍,用“莫凭”二字表达出面对如此湍流,难以驾驭与依靠的无力感。接着,将眼前的景象比作“飘然一叶”,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时节,一片树叶随波逐流的轻盈与脆弱,暗喻早梅在严寒中的孤独与坚韧。
2. **远景与特写**:“仰瞻青壁开天罅, 斗转寒湾避石棱”。诗人通过“青壁”和“天罅”等词汇,展现了一种壮观而静谧的自然景象。这里的“青壁”代表巍峨的山崖,而“开天罅”则描绘了山石之间裂开的裂缝,展现出一种破晓的景象。通过“斗转寒湾避石棱”这句,不仅描绘了湾流的曲折与寒冷,同时也描绘了梅树在石棱间顽强生长的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3. **动植物的动态描写**:“巢鸟夜惊离岛树, 啼猿昼怯下岩藤”。诗人通过“巢鸟夜惊”和“啼猿昼怯”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夜间的宁静与白天的喧嚣,同时也隐喻了自然界的生灵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与适应。巢鸟的惊飞和啼猿的怯下,一方面表现了动植物对环境的自然反应,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细腻感受。
4. **情感寄托**:“此中明日寻知己, 恐似龙门不易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以及对友谊的渴望。将“寻知己”与“龙门不易登”相联系,既表达了寻找知音的渴望,又以“龙门不易登”暗示了这种追求的艰难与高远。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人生、友情与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胡中丞早梅》不仅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细腻情感,也蕴含了对于生命、友谊和理想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