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ū táo huā wù zhōu chǔ shì bì

书桃花坞周处士壁

作者:方干 
xiǎn qiào suī cóng bǐ xià chéng     jīng néng jiē zì yì zhōng shēng
险峭虽从笔下成   精能皆自意中生
yǐ yún gū guì zhī wú xiǔ     guà bì gāo quán shì yǒu shēng
倚云孤桧知无朽   挂壁高泉似有声
zhuǎn shàn jīng bō lián àn dòng     huí dēng luò rì xiàng shān míng
转扇惊波连岸动   回灯落日向山明
xiǎo nián shī zǔ guò jīn zǔ     yì yù yīng chuán xiàng xìn míng
小年师祖过今祖   异域应传项信名

《书桃花坞周处士壁》古诗词释义:

方干的《书桃花坞周处士壁》一诗,在寥寥数行中描绘了桃花坞内的景色,以及对主人周处士品格与艺术成就的赞美。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险峭虽从笔下成, 精能皆自意中生,**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周处士艺术才能的赞美。他认为,周处士笔下的风景,即使险峻峭壁,也是从他的精心构思和敏锐感知中自然流淌而出。这里,作者肯定了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观察力,而非仅仅是技巧的堆砌。

2. **倚云孤桧知无朽, 挂壁高泉似有声,**

在这两句中,作者通过对“孤桧”(独立生长在云中的松树)和“高泉”(挂在墙壁上的瀑布画作)的描述,营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这里,孤桧象征着周处士的坚韧不屈与永恒,而挂壁高泉则寓意其作品仿佛能发出回响,激发观者的想象和情感。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周处士作品的深刻印象和高度评价。

3. **转扇惊波连岸动, 回灯落日向山明,**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以及它们与艺术作品之间隐喻的联系。转扇(转动的扇子)惊起波澜,仿佛让两岸也跟着震动,象征着艺术作品能够引起情感上的波动。回灯(倒转的灯)使落日的光线照向山峰,暗示艺术之光照亮了心灵的山峰,引领人们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两句继续赞扬了周处士作品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4. **小年师祖过今祖, 异域应传项信名**

最后两句将对周处士的赞美上升到更广阔的维度。"小年师祖过今祖"表达了对周处士艺术成就的推崇,认为他的影响超越了他的一生,甚至超越了当下,成为一种传承。"异域应传项信名"则可能指的是希望周处士的名声不仅仅在本地传播,而是在更远的地方,甚至可能指的是他的艺术和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能被理解和传承。这里,“项信名”可能是一种借代,指向对某个艺术或思想家的广泛认可。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景物与情感的融合,赞美了周处士的高超艺术造诣和他的精神境界,同时体现了作者对艺术与自然、人文与宇宙之间深刻联系的理解与赞赏。

《书桃花坞周处士壁》古诗词赏析:

《书桃花坞周处士壁》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题壁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人文情怀,体现了方干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和赞美。

首句“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开篇点题,通过强调“笔下”和“意中”的双重创作过程,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艺术化的再创造,以及这种创造背后蕴含的深刻想象力和艺术精魂。

“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桃花坞中独特的自然景象。倚云之桧,暗示了树木的高大与坚韧,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朽;而挂壁之泉,则通过“似有声”来传达出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将静态的景象动态化,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宁静的氛围。

“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两句则通过动态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转扇引发的惊波,不仅触动了岸边的景物,也激发了读者对自然变化的想象;回灯则在落日的余晖中照亮了山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庄严的气氛。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最后两句以历史人物项信为典故,暗示了诗人的志向与追求。项信在古代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通过将自己与项信相提并论,方干表达了自己希望在文学与艺术上有所成就,同时也体现了对于前人的尊敬和对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桃花坞自然景象的美丽与和谐,更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与追求。方干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融为一体,创作出了一首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的佳作。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