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máo shān zèng hóng shí yí

茅山赠洪拾遗

作者:方干 
jǔ mù zòng rán fēi wǒ yǒu     sī liáng shì zài gù shān shí
举目纵然非我有   思量似在故山时
hè pán yuǎn shì tóu gū yǔ     chán yè cán shēng guò bié zhī
鹤盘远势投孤屿   蝉曳残声过别枝
liáng yuè zhào chuāng yī zhěn juàn     chéng quán rào shí fàn shāng chí
凉月照窗欹枕倦   澄泉绕石泛觞迟
qīng yún wèi dé píng xíng qù     mèng dào jiāng nán shēn lǚ jī
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

《茅山赠洪拾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茅山赠洪拾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代表作之一。方干是一位苦行僧道,其作品多有清高、孤傲之气。以下是逐段解释诗句的含义:

1. **举目纵然非我有, 思量似在故山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外界事物的超越态度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人眼中所见,仿佛不属于自身,他用“举目”表示审视外部世界,但却感慨于这些事物非己所有,表达了对现实的超脱与对过去的怀念。

2. **鹤盘远势投孤屿, 蝉曳残声过别枝**:
“鹤盘远势投孤屿”描绘了一幅鹤翱翔于远方的山势,最终落脚于孤岛上的情景。这既是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也是对高洁、孤独品格的象征。“蝉曳残声过别枝”则描写了蝉的鸣叫在渐弱中穿越到另一树枝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思绪在过往与现在之间徘徊。

3. **凉月照窗欹枕倦, 澄泉绕石泛觞迟**:
“凉月照窗欹枕倦”描述了夜晚诗人靠窗而眠,月光洒在摇摇欲坠的枕头上,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孤独。“澄泉绕石泛觞迟”则通过清澈的泉水绕过石头,缓缓地流向远处,比喻时光的缓慢流逝和生活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4. **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
“青云未得平行去”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仕途的渴望,但他尚未能如愿以偿,只能在心中向往。“梦到江南身旅羁”则点明了诗人的现实处境——虽然内心渴望自由、向往江南的美好,但现实却是身在异地、羁旅他乡。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越现实、怀念过去、向往未来的精神状态,表达了对自由、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感。

《茅山赠洪拾遗》古诗词赏析:

《茅山赠洪拾遗》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赠别诗,充满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好友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开篇即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人的眼前虽然非家乡所有,但心中回想起来,却仿佛又回到了那熟悉的山山水水之中。这种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当下处境的无奈。

2. **颔联“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盘旋的白鹤、拖着尾音的蝉,这些自然界的生物,在诗人眼中都充满了家乡的气息,它们的活动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3. **颈联“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月光斜照,诗人倚着枕头,显得疲惫不堪;清泉绕石,泛起微波,诗人在此刻饮酒,却显得迟缓、悠然。这一联通过描写夜景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对生活的深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尾联“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青云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理想,但现实却是身在异乡、无法自由行动。即便在梦中,诗人也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只能在梦中回到魂牵梦绕的江南。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方干以委婉而深沉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完美结合,使得诗歌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