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ù zhōu lǚ láng zhōng jùn zhōng huán xī tíng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shèng dài jiàn chén tíng jiàn shé qiú guī gù lǐ ào yún xiá |
圣代谏臣停谏舌 求归故里傲云霞 |
xī tóu jiǎng shù lǎn yú tǐng qiè lǐ cháo yī shū jiǔ jiā |
溪头讲树缆渔艇 箧里朝衣输酒家 |
dàn ài shēn xián cí lù fèng nà xián suì jì zài sāng má |
但爱身闲辞禄俸 那嫌岁计在桑麻 |
wǒ lái xìng yǔ zhū shēng yì wèn dá shí róng jìn jiàng shā |
我来幸与诸生异 问答时容近绛纱 |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富含深意,表达了一位名叫吕郎中的官员在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的郡中环溪亭(亭子位于溪水边)生活的情景。诗人方干通过对吕郎中生活的描绘,赞扬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以下是逐句解析:
1. **圣代谏臣停谏舌**:在圣明的时代,谏臣的声音逐渐沉寂,指的是吕郎中在朝时可能因某原因(如得罪权贵)而停止了谏议国事的职责。这句暗示了吕郎中可能曾是个直言进谏的官员。
2. **求归故里傲云霞**:表达了吕郎中辞官归乡的愿望。他在云霞中傲然独立,象征着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
3. **溪头讲树缆渔艇**:在溪水边,树木围绕的讲堂(可能象征着吕郎中对知识和教育的执着)下,他或许在教授钓鱼技巧或是泛舟湖上,与自然为伴,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4. **箧里朝衣输酒家**:书箱中的朝服(官服)已被送至酒肆,象征着吕郎中已彻底放弃了官场的物质和地位,转向了更为朴实的生活方式。
5. **但爱身闲辞禄俸,那嫌岁计在桑麻**:吕郎中只爱自由、平静的生活,不吝啬辞去官职带来的俸禄,他追求的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精神的自由与生活的质朴,对此他毫不在意,甚至在农业(桑麻)的简单生活中找到满足和乐趣。
6. **我来幸与诸生异**:作为来访者,诗人方干感到幸运能够与吕郎中的生活产生对比,他在吕郎中身上看到的是与自己日常官场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7. **问答时容近绛纱**:在与吕郎中的问答中,诗人感到亲近,仿佛能触及他那如绛纱般的深邃思想,暗示吕郎中拥有深厚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吕郎中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以及与世俗官场生活的鲜明对比。诗中充满了对吕郎中生活态度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反思和向往。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古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此诗是向吕郎中(吕氏)致敬,同时也描绘了吕郎中的闲适生活和他的人生态度。全诗在句式、用词以及所传递的情感上展现了诗人对吕郎中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生活的赞赏。
1. **圣代谏臣停谏舌,求归故里傲云霞**:这里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前一句“圣代谏臣停谏舌”描绘了吕郎中在圣明的时代,作为谏臣的职责已经完成,用“停谏舌”来形容其不再谏言,可能是因为年老或隐退。后一句“求归故里傲云霞”则是吕郎中渴望回到故乡,以傲然的姿态面对世间繁华。这里使用“傲云霞”来表达吕郎中回归故里时的自信与从容。
2. **溪头讲树缆渔艇,箧里朝衣输酒家**:这两句描绘了吕郎中在溪边的生活场景。溪头的“讲树”可能指的是讲学的场所,同时也隐含了他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渔艇在溪边停泊,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而“箧里朝衣输酒家”则暗示了吕郎中将朝官的服饰(朝衣)换成与酒家相关的物品,意味着他选择了更加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放弃了官场的束缚和身外之物的追求。
3. **但爱身闲辞禄俸,那嫌岁计在桑麻**: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吕郎中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喜爱的是身心的自由与闲适,而不是物质的丰富或官位的显赫。即使在生活的安排上可能显得简朴(“岁计在桑麻”指以农事为生计),吕郎中并不为此感到遗憾或排斥,反而视之为生活的自然选择和满足。
4. **我来幸与诸生异,问答时容近绛纱**: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有幸与吕郎中这样的智者为伴,可以与他探讨学问和生活的真谛。这里“绛纱”可能象征着智慧或学问的光芒,诗人希望通过与吕郎中的交流,自己能获得更多的智慧和人生启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吕郎中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简朴的崇高赞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与吕郎中交往中所感受到的智慧与和谐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