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fǎ huá sì shàng fāng chán bì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
xìng jiàn xiān cái lǐng jùn chū jùn chéng gū qiào shì xiān jū |
幸见仙才领郡初 郡城孤峭似仙居 |
shān luó sè lǐ yóu tíng xiè pù bù shēng zhōng yuè bù shū |
杉萝色里游亭榭 瀑布声中阅簿书 |
dé zhòng zì jiāng tiān zi hé qíng gāo yuán yǔ shì rén shū |
德重自将天子合 情高元与世人疏 |
hán tán shì chù qīng lián dǐ bīn xí hé xīn wàng shí yú |
寒潭是处清连底 宾席何心望食鱼 |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古诗词释义:
作者:方干,这首诗的标题是《书法华寺上方禅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幸见仙才领郡初, 郡城孤峭似仙居,
这句的意思是,有幸在新任官员上任之初见到他,他管辖的郡城高峻险要,仿佛是神仙的居所。
杉萝色里游亭榭, 瀑布声中阅簿书,
在这句中,作者描述了在翠绿的杉树和萝藤之间漫步于亭台楼阁之中,在瀑布的哗哗声中阅读文书的情景。
德重自将天子合, 情高元与世人疏,
这句话表明,这位官员的品德崇高,足以与天子相配,他高尚的情操使得他与世俗之人保持距离。
寒潭是处清连底, 宾席何心望食鱼,
在这一句中,作者提到无论在哪处寒冷的深潭中,水都清澈见底,宴会上的宾朋客人又何尝不希望品尝到美味的鱼呢?这里可能是在借鱼的形象暗示官员品德高洁,希望宾客们能品尝到如同官员品德一样清廉的佳肴。
《书法华寺上方禅壁》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书法华寺上方禅壁》是一首描绘文人生活情趣与内心世界的作品。标题“书法华寺上方禅壁”已经透露了诗的主题,即对文人雅士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幸见仙才领郡初,郡城孤峭似仙居”将诗人所遇见的文人描绘为“仙才”,寄寓了对文人士大夫超凡脱俗的敬仰之情。郡城的孤峭既象征着远离尘嚣的清高,也映射出文人的独特气质。这种用词不仅凸显了文人的非凡,也暗示了他们在世俗中的独特位置。
“杉萝色里游亭榭,瀑布声中阅簿书”描绘了文人在自然与文墨中游走的生活场景。杉萝(松树和萝藤)的绿意与亭台楼榭的雅致相映成趣,瀑布的水声与阅读官署文书的场景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平和的态度。
“德重自将天子合,情高元与世人疏”通过“德重”和“情高”两个关键词,表现了文人的道德修养与情感追求。他们与天子并驾齐驱,表明了他们对社会道德的认同与推崇;同时,与世人疏远则展现了他们独立的人格与高洁的情操。这种既入世又出世的态度,是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种理想追求。
“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以寒潭清幽与宾席(宴请宾客的场合)为背景,表达了文人在面对自然与社交时的一种淡泊心态。寒潭的清澈寓意内心的纯净,宾席则是文人交往的场合,诗中的“何心望食鱼”则表示在宴请宾客时,文人并不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而是看重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综上所述,方干的《书法华寺上方禅壁》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文人雅士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这首诗既是对古代文人生活的诗意描绘,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