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xiāo shān péng shào fǔ
赠萧山彭少府
yī zhěn yì yín xíng yì zuì wò yín xíng zuì gèng hé yíng |
欹枕亦吟行亦醉 卧吟行醉更何营 |
pín lái yóu yǒu gù qín zài lǎo qù bù guò xīn fā shēng |
贫来犹有故琴在 老去不过新发生 |
shān niǎo tà zhī hóng guǒ luò jiā tóng yǐn diào bái yú jīng |
山鸟踏枝红果落 家童引钓白鱼惊 |
qián fū zì yǒu gū yún lǚ kě yào wáng hóu zhī xìng míng |
潜夫自有孤云侣 可要王侯知姓名 |
《赠萧山彭少府》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赠萧山彭少府》由唐代诗人方干创作,表达了作者对彭少府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见解。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欹枕亦吟行亦醉, 卧吟行醉更何营**:
-"欹枕":靠在枕头上,这里指躺在床上,或暗示一种随意放松的生活状态。
-"亦吟":也吟诵,表达了作者或彭少府闲暇时吟诗作对的习惯。
-"行亦醉":在路上行走时也如同醉酒,暗喻彭少府在日常生活中陶醉于自然和诗酒艺术之中,心无旁骛。
-"卧吟行醉更何营":继续躺在床上吟诗,或在行进中醉心于诗歌,追问这样的生活还有何追求。这里表现了彭少府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即诗歌、自然与生活本身即为最大的追求和意义。
2. **贫来犹有故琴在, 老去不过新发生**:
-"贫来犹有故琴在":即使在贫困中,依然拥有古琴,象征彭少府即使在物质条件不佳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生活情趣。
-"老去不过新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可能会有变化,但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永不停息,展现出彭少府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山鸟踏枝红果落, 家童引钓白鱼惊**:
-"山鸟踏枝红果落":描绘了山中鸟儿踏过枝头,果实掉落的自然场景,暗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家童引钓白鱼惊":家中童仆在河边钓鱼,鱼儿受到惊吓,表达了日常生活中的小小乐趣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 **潜夫自有孤云侣, 可要王侯知姓名**:
-"潜夫":隐居者,指彭少府这样生活简单、追求内心世界的人。
-"孤云侣":孤独的云相伴,象征彭少府在精神世界中的独立和自在。
-"可要王侯知姓名":是否需要王侯等权贵知晓自己的姓名呢?表达了彭少府对于名声和权势的淡泊态度,更看重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丰富。
整首诗通过对彭少府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和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
《赠萧山彭少府》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赠萧山彭少府》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诗人内心情感交融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彭少府隐逸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于自身生活状态的自省与领悟。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赏析点:
1. **生活态度与自由精神**:首句“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描绘了一种自由不羁的生活状态。这里“欹枕”、“卧吟行醉”不仅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也隐喻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不屑与超脱。这种生活态度体现出了诗人追求内心自由与精神独立的高远追求。
2. **物质与精神的平衡**:“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这两句诗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贫乏与精神富足的深刻理解。即使在贫困中,诗人仍有“故琴”相伴,这象征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雅,不因物质的匮乏而减少。老去后,面对新生活,诗人展现出一种乐观与平和的心态,体现了其对生活变迁的从容接纳与超脱。
3. **自然与生活的融合**:“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生动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鸟儿的自在飞翔、果实的自然脱落、家童的轻松引钓,这些画面不仅美化了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美学的追求与欣赏。
4. **自我身份与社会认知**:“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自我认知与对社会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自称为“潜夫”,意为隐居不仕的贤者,选择与孤云为侣,表明其更倾向于精神上的自由与自然界的亲密,对世俗社会的名利并无过分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精神自由的高洁人格。
整体而言,方干的《赠萧山彭少府》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与深刻的内心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自我身份认知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哲学,也传递出了一种对自由、和谐与精神富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与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