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měi rén sì shǒu
赠美人四首
xiū chí bǎi fǎ guò bàn bǎi rì wǎng yuè lái xīn gèng jiān |
修持百法过半百 日往月来心更坚 |
chuáng shàng shuǐ yún suí zuò xià lín xī shān yuè bàn xíng chán |
床上水云随坐夏 林西山月伴行禅 |
hán tiáo yuǎn yùn lái chuāng lǐ bái niǎo xié xíng qǐ qì biān |
寒蜩远韵来窗里 白鸟斜行起砌边 |
wǒ ài xún shī shī fǎng wǒ zhǐ yīng xún fǎng shì yīn yuán |
我爱寻师师访我 只应寻访是因缘 |
《赠美人四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描绘了赠与美人的生活情态与修行之景,展示了诗人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是逐段解释:
1. **修持百法过半百, 日往月来心更坚**
- **修持百法过半百**:诗人提到通过修行实践了超过半百种方法,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长时间的坚持。
- **日往月来心更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往月来"),内心的信念与决心变得愈发坚定。这里表达了修行者在经历时间的考验后,内心更加坚定、不动摇。
2. **床上水云随坐夏, 林西山月伴行禅**
- **床上水云随坐夏**:这句话描绘了一种静谧、安宁的场景,床上像漂浮着水云,仿佛与夏日的清凉、静谧融为一体。这里可能是象征着修行者在自然的怀抱中静坐冥想,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 **林西山月伴行禅**:傍晚时分,太阳逐渐西下,山间升起明月,与修行者相伴,共同行禅。这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修行者在自然的陪伴下,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提升。
3. **寒蜩远韵来窗里, 白鸟斜行起砌边**
- **寒蜩远韵来窗里**:寒蝉的叫声虽远,但依然清晰地传入了窗内,象征着自然的声音无处不在,即便在深思冥想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存在。
- **白鸟斜行起砌边**:白色的鸟儿在屋顶或墙边斜着飞行,这场景不仅美丽,也寓意着自由与生命力。它与之前的自然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表现出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4. **我爱寻师师访我, 只应寻访是因缘**
- **我爱寻师师访我**:诗人表达了对寻找智慧导师的渴望,同时也愿意成为他人的导师,与他人分享智慧与知识。这体现了他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乐于分享的品质。
- **只应寻访是因缘**:结尾处,诗人点明了这样的交往与寻找是命中注定的“因缘”。在这里,“因缘”不仅指偶然的相遇,更强调了命运的安排和心灵的契合,表达了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命运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宁静、和谐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修行与生活的双重追求中,对自然、智慧、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与美好向往。
《赠美人四首》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这首赠诗标题为《赠美人四首》,但从诗中内容看,似乎并非专指女性的赠诗,而是蕴含深厚禅意和自然之美,旨在探讨修行和心灵的自由。这首诗可以被解读为作者与禅师之间的互动,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修行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即见其深意**:“修持百法过半百, 日往月来心更坚。” 开篇以修行百法过半百为引子,暗示着长期的修行已经让诗人的心灵更加坚定。日月更迭象征时间的流逝,但心灵的坚毅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更加稳固。
2. **居室的自然融合**:“床上水云随坐夏, 林西山月伴行禅。” 描述了修行环境的自然和谐。床上的水云,隐喻的是心灵的清凉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融;林西的山月,似乎在指引着修行者,使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共同进行着禅修。
3. **自然界的乐章与灵动**:“寒蜩远韵来窗里, 白鸟斜行起砌边。” 寒蝉的远韵与白鸟的斜行,均为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寒蝉的鸣声虽然遥远,却能清晰地传入房间,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白鸟的动态行迹,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与和谐。
4. **心灵的互动**:“我爱寻师师访我, 只应寻访是因缘。” 最后两句体现了心灵之间的相互寻觅与交流。诗人表示自己热爱寻找导师的智慧,同时也欢迎导师前来寻找他,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寻访,更是心灵上的共鸣与交流,是因缘际会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修行生活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表达。方干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心灵深处的和谐与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精神修行的热爱,以及对心灵交流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禅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