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óng lú jiāng gé

桐庐江阁

作者:方干 
wèi jùn zhì gōng jiān zhì chá     gǔ jīn néng yǒu jǐ duō rén
为郡至公兼至察   古今能有几多人
yōu mín yī sì qīng yín kǔ     shǒu jié hái rú wèi dá pín
忧民一似清吟苦   守节还如未达贫
lì rèn cóng qián kān qiè yù     chéng tán dào dǐ bù róng chén
利刃从前堪切玉   澄潭到底不容尘
qián fū qǐ hé gàn jīng pèi     gān zhào yú zhōu xià diào lún
潜夫岂合干旌旆   甘棹渔舟下钓纶

《桐庐江阁》古诗词释义:

方干的《桐庐江阁》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作,通过这首诗,作者借历史人物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下面逐段解释其意义:

1. **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此句赞美历史上为官者公正且明察,能够做到公平无私,古今能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表达了一种对公义、公正的崇尚和向往。

2. **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这里形容为官者心系百姓,忧虑人民疾苦如同吟诗般痛苦,即便在贫困未得功名之时,也坚守节操,不为名利所动。强调了心系苍生、坚守节操的美德。

3. **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公义、真理如同锐利的刀刃可以切开玉石,比喻正义的力量;同时,清澄的水潭深不可测,不被尘埃所污染,象征着公正无私、纯洁无瑕的精神品质。

4. **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潜夫,原指隐居的贤人,这里用以指称那些淡泊名利、不求功名之人。作者表明自己宁愿像隐居的贤人一样,安于平凡,驾着渔舟垂钓,享受宁静的生活,而不愿意为了追逐功名而劳心劳力。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精神价值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赞颂和对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公正、高尚品质的推崇,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桐庐江阁》古诗词赏析:

《桐庐江阁》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桐庐江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公义与节操的赞美,以及对为官应具备的品德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开篇即点明主题,高度赞扬了为官者应具备的至公至察的品质,指出这种高尚的品德在古今历史上并不多见,强调了这样的官员对于治理一方社会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颔联“忧民一似清吟苦,守节还如未达贫”进一步描绘了为官者应以百姓的忧乐为己任,将为百姓谋福祉看作是一种苦行僧般的精神追求,同时坚守清贫的节操,不为世俗名利所动。这种高尚的情操,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吏形象的崇高评价。

颈联“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以“利刃切玉”和“澄潭无尘”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为官者应如利器般锋利,既能清除社会的弊病,又能保持自身的清白。通过对比,强调了廉洁公正的重要性。

尾联“潜夫岂合干旌旆,甘棹渔舟下钓纶”则是对个人选择的反思。此处“潜夫”比喻隐士,暗示作者内心对于官场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了一种宁愿回归简单宁静的生活,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不被世俗权力所累的情感。这种结尾,让全诗在赞美公义与节操的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于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桐庐江阁》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赞美了为官者应具备的高尚品德和理想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官场的一种思考和态度,充满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方干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