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èng lǐ yǐng duān gōng
赠李郢端公
xià mǎ zhèng chéng wú yī shì yīng xū shèng dì guò cháo hūn |
下马政成无一事 应须胜地过朝昏 |
shēng gē yǐn chū táo huā dòng luó xiù yōng lái jīn gǔ yuán |
笙歌引出桃花洞 罗绣拥来金谷园 |
shí lǐ shuǐ yún tūn bàn guō jiǔ qiū shān yuè rù qiān mén |
十里水云吞半郭 九秋山月入千门 |
cháng wén dà shà kān qī xī yàn què xīn zhī bù gǎn yán |
常闻大厦堪栖息 燕雀心知不敢言 |
yì jìng yǒng wèi huān lè dì gē zhōng yè yè fù nián nián |
异境永为欢乐地 歌钟夜夜复年年 |
píng míng xù rì shēng chuáng dǐ bó mù cán xiá luò jiǔ biān |
平明旭日生床底 薄暮残霞落酒边 |
suī xiàng kǎn qián kuī xià jiè bù zhī chuāng lǐ shì zhōng tiān |
虽向槛前窥下界 不知窗里是中天 |
zhí xū fēn fù dān qīng shǒu huà chū jīng chuáng rào zhé xiān |
直须分付丹青手 画出旌幢绕谪仙 |
《赠李郢端公》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赠李郢端公》以赞美李郢端公的高尚品质和他居住环境的优雅与宁静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李郢的敬仰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这两句诗表达了李郢端公在公务完毕后,无需为政务烦忧,生活轻松自在。他选择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度过白天和夜晚,暗示了他的生活品质高雅。
2. **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李郢端公聚会时的热闹场景。笙歌是指音乐,桃花洞和金谷园都是历史上的著名园林,这里用以形容李郢端公所在的聚会地点既美丽又充满欢声笑语。
3.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这两句描绘了李郢端公住所周围环境的壮丽和夜色的宁静。十里水云象征着辽阔的水域和飘荡的云彩,吞半郭意味着周围的景色仿佛要覆盖了整个城郭的一半,九秋山月则描述了深秋时节的山中月亮,千门暗示了住所的规模庞大,门众多,富有气势。
4. **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这两句表达了李郢端公高尚的品质,被比作可栖息的大厦,即便是低飞的小鸟燕雀也明白,这样的居所并非寻常,从而不敢轻易言说。这里运用了类比和象征手法,凸显李郢的德行和地位。
5. **异境永为欢乐地,歌钟夜夜复年年**。这两句总结了李郢端公居住地的持续欢乐氛围。这里“异境”指的是李郢的独特之处,而“歌钟夜夜复年年”则强调了欢乐生活的恒久。
6. **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霞落酒边**。这两句通过日出和日落的景象,描绘了李郢端公住所的舒适与自然的融合。平明时分,太阳从床底升起,傍晚时分,晚霞映照在酒边,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和谐的生活状态。
7. **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李郢端公住所内的独特视角。在门槛前可以俯瞰外界的繁忙世界,但房间内的窗户却如同天窗,展现出迥异于外界的宁静与高远。
8.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最后两句,诗人建议让绘画高手来描绘李郢端公的居所及其周围的景象,以旌幢围绕的谪仙比喻李郢端公的超凡脱俗,表达了对李郢高尚品质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李郢端公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他所处环境的美好,更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高尚品格的体现,是一首充满赞美与向往的诗歌。
《赠李郢端公》古诗词赏析:
这首方干的《赠李郢端公》充满了对于理想生活的美好想象和赞美,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富有诗意的场景,展现了一种高雅、宁静、充满欢乐的生活方式。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渲染,展现了李郢端公居住地的奢华与自然之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居所的向往。
诗的开头“下马政成无一事,应须胜地过朝昏”,表达了作者对于李郢端公生活的高度赞扬,表示他的政务已经处理妥当,没有额外的烦恼,应当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度过一天中的每一刻。这里暗示了李郢端公居住环境的优雅和生活的从容。
接下来的“笙歌引出桃花洞,罗绣拥来金谷园”,运用了比喻和典故,将李郢端公的住所比作桃花洞和金谷园,前者充满了生机与自然之美,后者则象征着华丽与富贵。这种对比描绘了生活中的奢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突出了李郢端公生活的情趣与高雅。
“十里水云吞半郭,九秋山月入千门”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环境的壮丽与宁静,十里水云仿佛将城市吞没,九秋山月洒满庭院,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宏大与美丽,也暗示了居住地的隐秘与超脱。
“常闻大厦堪栖息,燕雀心知不敢言”,通过燕雀的比喻,表达了即使小人物也知道这栋大厦的非凡之处,不敢轻易冒犯或嫉妒,以此衬托李郢端公的尊贵与神秘。
“异境永为欢乐地,歌钟夜夜复年年,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霞落酒边”几句,描绘了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欢愉与自然的韵律,将欢乐与日常生活完美融合,强调了这种生活状态的持久与美好。
“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使站在高处,也看不清世界的真实面貌,需要通过艺术的手段来捕捉这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郢端公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与自然、理想与现实和谐统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