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ú zhōng yán shì jì jū yuǎn shàng rén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jù sàn lián piān jí fù chí jiě jiāng huá fà liǎng xiāng qī |
聚散联翩急复迟 解将华发两相欺 |
suī yún zhú zhòng xiān cáng lù què yà cháo qīng bù sǔn zhī |
虽云竹重先藏路 却讶巢倾不损枝 |
rù hù biàn cóng fēng qǐ hòu zhào chuāng fān shì yuè míng shí |
入户便从风起后 照窗翻似月明时 |
cǐ shí mén xiàng wú xíng jì chén mǎn zūn léi shuí dé zhī |
此时门巷无行迹 尘满尊罍谁得知 |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古诗词释义:
方干的这首诗《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以寓言和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居远上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命运无常的感慨。以下是逐段解释:
**聚散联翩急复迟, 解将华发两相欺,**
这段话是说,人生的聚散离合像急促和缓慢交替的节奏,让人难以捉摸。时间的流逝像是在“欺骗”我们,使我们的鬓角逐渐斑白。这里表达的是时间无情,让人老去,让人心生感慨。
**虽云竹重先藏路, 却讶巢倾不损枝,**
“虽云竹重先藏路”可能指的是,即便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如同竹子遮挡了前行的路,但路依旧存在,不会因为遮挡物的存在而消失。这暗示了困难或挫折并不会阻断前进的道路。
“却讶巢倾不损枝”则是在说,虽然巢穴可能倾覆(比喻遭遇重大变故或挫折),但枝干依然坚挺,不会因此而受损。这象征着即使面对困难,人的意志和生命的根基依然坚韧不摧。
**入户便从风起后, 照窗翻似月明时,**
“入户便从风起后”可能暗示,在经历了一阵风起之后,人才会踏入新的生活或情境。这象征着在困难和变化之后,新的机会和开始可能随之而来。
“照窗翻似月明时”则是说,当人回到自己的居所或内心世界时,就像是在月光下,一切都显得明亮而清晰。这可能是作者希望居远上人在心灵上保持平静和清晰,如同月光照亮了一切。
**此时门巷无行迹, 尘满尊罍谁得知,**
“此时门巷无行迹”可能指的是,此时此刻,作者的旅途中或生活中的道路似乎是空无一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可能是作者感到孤独或被遗忘的感叹。
“尘满尊罍谁得知”则是说,即使尊贵的酒杯(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享受)上积满了尘埃,却无人知晓。这表达了作者对不被理解、被遗忘的忧郁,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被忽视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孤独、遗忘等主题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分享这种深邃情感的愿望。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古诗词赏析:
方干的《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情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无常和友人思念的深沉感慨。全诗通过对比和想象,细腻地展现了时间流转、世事变迁以及友谊的坚韧,蕴含了深刻的哲思。
### 分析与赏析
#### 开头两句:“聚散联翩急复迟,解将华发两相欺。”
这两句以“聚散”为线索,揭示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合聚散。使用“联翩”和“急复迟”来描绘这种频繁的变动,强调了生命的不稳定性。而“解将华发两相欺”,则是对时光无情的感慨,意在表达年华易逝、时光流转的无奈,以及这种变化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影响。
#### 中间四句:“虽云竹重先藏路,却讶巢倾不损枝。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
这四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与自然秩序的思考。"竹重先藏路"和"巢倾不损枝"对比,用竹子因风而隐路、鸟巢虽倾但枝条不折,象征着自然的韧性与生命的顽强。"入户便从风起后,照窗翻似月明时"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动性和环境对心境的影响。风起后开门,月亮映照窗前,这些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
#### 结尾两句:“此时门巷无行迹,尘满尊罍谁得知。”
最后两句抒发了对友情的思念与孤独感。在旅途中,作者所在的“门巷”已无过往的足迹,暗示了往昔的友情与回忆似乎被时间遗忘。"尘满尊罍"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疏离感,酒杯和酒壶上积满了灰尘,象征着友情的凝固与时光的流逝。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时光飞逝、朋友离散的深深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 总结
方干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语言含蓄,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悟。